长三角小班化教育论坛在杭召开长江实验小学创新开设儿童哲学课

03.11.2014  13:58
  男孩摘了校园内苹果送给妈妈做母亲节礼物校长该不该处罚他?
    “我觉得哲学课是最有趣的,因为不管怎么回答问题都是不会被批评的。什么事都没有绝对的对错。不管我们怎样回答,老师都不会激动。”这是长江实验小学三年级的同学在上完儿童哲学课后写下的感想。
  长江实验小学的校长丁杭缨把这段感想带到了长三角地区第十届中小学小班化教育论坛上,与来自南京、上海、杭州的200多位教育工作者分享。
  此次论坛,由杭州市教育局主办,杭州市下城区教育局承办。论坛聚焦“课程变革的小班智慧”。下城区作为杭州市小班化教育工作起步最早的城区之一,共有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11所,其中初中1所,小学10所。下城区教育局局长黄伟说,小班化不是以学生学业的提高为目标,小班化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关注,让学生受到适合其发展的教育。
  丁杭缨说:“长江实验小学的小班化教育正在从‘一群人的教育’向‘一个人的教育’转变。儿童哲学课想让每个孩子快乐地思考问题,在思考中获得智慧。” 
   
  从“要不要摘校园里的苹果”?
  到生活中的两难问题 
  论坛上,长江实验小学带来一堂三年级的儿童哲学公开课。这节课的讨论话题由一个《苹果树与小男孩》的故事引入:
  校园里的苹果熟了,小男孩看着苹果树想到母亲节到了,别的小朋友都买好了礼物,而小男孩却没有钱去买礼物,可不可以摘一个校园里的苹果送给妈妈?
  一个班上的孩子有两人投了赞同票,他们觉得小男孩摘校园里的苹果作为母亲节礼物,可以理解。剩下的孩子都投了反对票。有同学说:“摘苹果违反了校规,妈妈收到这样一份违反校规得来的礼物,享受不到快乐。
  有同学说:“小男孩不知道校园里的苹果是有害的还是无害的,万一是有害的,妈妈就会面临食品安全的危险。
  有同学说:“小男孩不摘校园里的苹果,也可以送祝福给妈妈,妈妈同样会开心。
  老师继续讲故事,小男孩最后还是摘了苹果,可是当他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却发现校长就站在他身后。如果你是校长,你会怎么做?是没收苹果,还是允许小男孩把苹果带回家?
  这一次,一个班上只有8个同学选择没收苹果,其余的同学选择了允许小男孩把苹果带回家。选择没收的同学说:“再小的错误还是错了,即使小男孩出发点是好的,可还是不能允许他违反校规。”有同学补充:“小男孩摘的是有生命的东西,不是无生命的东西。
  持相反观点的同学回答千奇百怪。有同学说:“官越大的人,脾气越好,校长是学校最大的‘官’,应该宽容小男孩。”有同学说:“小男孩摘校园里的苹果已经错了,校长原谅了他,他就能送妈妈礼物,错误也会有美好的结局。”还有同学说:“没收了苹果,会让小男孩觉得校长很小气,就不会那么喜欢校长了。
  最后,老师根据课前的调查,精心挑选了三个孩子日常生活中最常遇到的两难问题作为讨论作业,布置给孩子。比如,遇到很想吃却不能吃的东西,吃还是不吃?好朋友犯了错误,要不要包庇他?自己很想做的事情,大人却不同意去做,到底要不要去做? 
   
  理由比观点更重要
  大人不是权威 
  今年9月,长江实验小学第一次在全校6个年级开设哲学课。老师们都觉得这堂课上,孩子们的发言更多,参与性更强,更加快乐。有时候自己都得给孩子的想法点赞。
  三年级儿童哲学课教师龚老师说:“开设哲学课是想告诉孩子身边的很多事情不是简单一成不变,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比如《苹果树与小男孩》这一课主要让孩子知道生活中的规则,不能简单地去考虑遵守还是不遵守,而是想到两全其美的方法。从开课到现在,我感触比较深的是孩子们从最初思考问题的非黑即白,到现在有意识地一分为二看问题。我相信通过这门课可以引导他们多维度看问题。
  龚老师说:“儿童哲学课上老师不是一个教授者,而是倾听者。孩子说的观点有可能对,有可能错,不能直接去判断对和错。关键是讨论,了解孩子的理由。用更充分、更有说服力的理由去引导孩子正确看待问题。家庭也是一个很好的哲学课堂,遇到问题、冲突的时候。家长应该放下身段,和孩子站在相对平等的位置去交流。家长拥有的仅仅是相对多的知识和阅历,而不是权威。” 
   
  更多基于孩子本身的课程被开发
  明年将建成数学博物馆
  除了儿童哲学课,长江实验小学在论坛上还带来了创新的数学、音乐、语文课程。
  数学课堂上引进了“3D电影”,演绎数学公式的推导。让孩子通过拼、剪、贴、画等操作,动手实践公式推理过程。最后,还让孩子尝试“百度数学”,翻阅18个不同国家的教材,从中找寻不同的学习方法。
  音乐课上,学生们可以跷着二郎腿欣赏音乐,还能跟着节奏变魔术玩。
  语文课教授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没有涉及的非连续性课文。学生通过阅读数据、表格、清单和地图、使用说明书等,向同伴说明、解释,相互讨论。
  明年长江实验小学的新校区将会建成一个数学博物馆,孩子不仅能查阅到不同国家的数学教材,还能在3D数学实验室做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