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长兴小镇的“戏曲经”:“嫁接”精神文明建设显成效

10.05.2017  09:04

  中新网浙江新闻5月9日电(宋唯岚 金梦裳)茂林修竹,群山环抱,柏油路旁高大的银杏树下,京剧票友吹拉弹唱....。.这是浙江长兴县小浦镇八都岕的常见景象。近年,在这古色古香的小镇中,悠扬的戏曲声也不断在大街小巷中传唱,已然成为一道新的风景。当地利用传统戏曲手段,融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厚植文明乡风,成效可谓显著。

  回看八都岕与京剧的关系,颇有“V”型走势的味道。

  在小浦镇八都岕,人们对京剧的热情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彼时,当地方岩村村民便自发组建了长兴第一个民间京剧团,人称“老京班”。该团的七八十人排出了30多部戏,不仅参加自己村里的活动,也常常受邀到周边村镇演出。

  而此前十几年,由于年轻人对京剧缺乏热情,岕里的戏曲声越来越少,麻将声反而越来越多,由此引发了赌博、吵架甚至斗殴等问题。“那时没有什么文化生活,大家只能打打麻将,很多人都无所事事,有些人在门口聊着聊着便会吵起来。”小浦镇方岩村村主任许建中回忆。

  为了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开展基层文化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当地也把发展京剧文化作为了重要手段。以小浦小学为例,其专门建立“小京班”,由该镇民间京剧团的“老戏骨们”专门进行辅导,学校还聘请京剧名家对“小京班”进行培训。除小浦小学外,该镇还鼓励幼儿园发展“小京迷”特色文化,培育京剧文化氛围。

  逐渐,京剧也为当地居民生活带来着别样精彩。小浦镇副镇长金飞说:“我们的各种政策宣讲,村规民约,环境保护,村级组织换届,廉洁文化等等,都通过小京班和村里京剧票友社的票友们传唱,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如今,戏曲在小浦镇八都岕内越唱越响。而这里的棋牌室减少了一半以上,各类健身操队、腰鼓队、太极拳队等文体队伍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文化活动的繁盛不仅增添了居民的生活乐趣,而且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安宁祥和。

  据介绍,近五年,当地刑事案件发生率年均下降了25.4%,信访率下降了18%,矛盾纠纷数量下降22%,群众安全感满意率高达96%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戏曲传唱带动着八都岕的文化生活,还带动了当地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如垃圾分类在当地就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这里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双色垃圾桶,绿色的是“厨余垃圾”桶,灰色的是“其他垃圾”桶,桶身上配有文字和图片标识。随意打开几个看,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得很清楚,垃圾桶外也干干净净。

  “去年,我们村的春晚请来了京剧票友社为大家唱一唱,哪些垃圾该怎么分类,好处在哪里,这一唱大家就都明白了。”小浦镇方岩村妇女主任施宝琴介绍。

  除垃圾分类以外,剿灭劣V类水、房前屋后保洁、拆除违章建筑等一系列的创建活动也让当地的环境越来越美。据悉,八都岕内所有村庄已成功创建美丽乡村,其中有2个村被评为浙江省美丽宜居示范村。淳朴的乡风文明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已然成为八都岕发展的夯实基础。据悉,八都岕如今正在全力创建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培育国家4A级景区。

  “现如今,看中岕里的人文、自然优势,有意向来投资发展的企业越来越多,5个重大文化休闲项目已落户八都岕,还有8家正在洽谈中。”小浦镇党委书记郎涛十分自豪。(完) 【徐施宏】来源:中新网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