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妇联关于巾帼建功工作的做法和思考

20.07.2015  17:44

2014年以来,长兴县巾帼建功活动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县委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转中求好”总基调,以“巾帼建功十二五、创业创新展风采”为主题,有效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创新工作手段,全力促进妇女创业就业、组织妇女开展岗位建功等实践活动,巾帼建功活动取得了新成效,  为推进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主要做法

(一)强领导建机制,主动为巾帼建功活动营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协调小组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尊重妇女、关心妇女事业、支持妇女工作,为巾帼建功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一是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主体活动的领导。一年来,各级党政领导对巾帼建功活动给予了更高的重视和支持,定期听取妇联工作汇报,加强对协调小组办公室工作指导,协调解决政策、经费等实际问题,为主体活动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全县巾帼建功活动的政策环境、活动经费、工作氛围更加优化。

二是进一步整合和提升协调小组工作合力。各成员单位在政策服务、资源支持、创业培训等方面为妇女创业就业提供有效服务,切实为妇女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共同推动巾帼建功活动。人力社保、总工会、妇联等部门联合开展“春风送岗位·妇女得实惠”系列行动,为失业失地妇女、进城务工妇女、女大学生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共青团、机关工委、教育、科技等部门整合资源组织妇女素质培训、岗位技能竞赛活动;卫生部门开展“女性健康促进工程”;金融部门为妇女创业提供优先信贷;  宣传、文化、传媒大力宣传妇女各类创业创新典型等。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职、齐抓共管,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三是进一步夯实和牢筑妇女工作基础。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契机,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加强妇女思想宣传教育和先进文化建设。举办了长兴县首届“最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宣传省巾帼建功标兵杭应芳等女性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妇女正能量,各界妇女共同思想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二)拓渠道提素质,积极为妇女群众成就更加和谐的美好生活。

协调小组把抓好妇女就业创业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切实关注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大力推进,取得实效。

一是开展妇女就业创业培训与孵化。依托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各级女性素质学校、巾帼培训基地、乡镇成校等阵地,根据行业特色和妇女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妇女就业创业能力。2014年,共开展葡萄、苗木、西瓜、河蟹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8期,培训人数2486人次;开展育婴员、插花、芳香保健师、养老护理员、电子商务等就业培训115期,培训人数4858人次;全县共有1.02  万人次女职工参加学历教育、岗位技能、创业能力等培训,城镇妇女就业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新提升。同时,相继开展了长兴县首届育婴员、养老护理员、插花等女性就业技能大赛,使得更多的女性同胞通过大赛提高自身职业技能水平,习得一技之长,提升了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是强化妇女就业创业服务与扶持。按照“适应新常态  谋求新作为  实现新发展”的工作要求,拟制定出台《关于促进全县女性创业就业的实施意见》,实施梯次培训、助推扶持、牵手结对和示范引领工程,并专门成立促进女性创业就业领导小组,多部门联合,共同为全县女性创业插上梦想翅膀;在深入推进妇女巾帼创业信贷工程方面,主动探索与商业银行进行合作,出台《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巾帼贷款管理办法》,以更加便捷优惠的措施进一步助推女性创业就业。2014年共发放巾帼创业贷款708万元,信贷支持创业妇女60名,争取省妇联“爱娟基金”和专项工作经费共计38万元,发放妇女创业贷款小额贴息补助3.5万元,有效解决了广大妇女缺乏创业资金的难题。2014年,县、乡镇(街道、园区)两级联动,共举办各种形式的女性用工专场招聘会、家政服务业推荐会等12场,提供就业岗位12836个。

三是突出妇女就业创业重点与实效。把全力推动女大学生就业创业作为工作重点,县人社局探索建立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机制,县妇联建立女大学生创业导师扶持制,依托县女企业家协会会员、县女领导干部联谊会、县妇女创业科技联盟,打造女大学生创业导师队伍,通过“1+1”或“1+N”的形式对创业的女大学生进行结对帮扶,帮助她们吸取他人在创业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方法。2015年,县妇联每月定期举办2期“奔跑吧  姑娘”女性创业论坛,把女性创业的优惠政策信息、创业代表的创业经历、银行资金贷款优惠服务等内容及时传递给女性创业者。

(三)搭平台促交流,努力为发挥女企业家积极作用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举措。

协调小组以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竭尽全力在政策推动、法律服务、项目建设、信贷扶持、科技创新等方面为女企业家搭建平台、提供服务、促进发展。

一是在争取政策扶持上建言献策。注重源头参与、政策推动,努力为女企业家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县协调小组领导经常深入女企业家企业调研,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各成员部门积极从政策、项目、资金、科技等方面提供支持,为女企业家办实事、解难事,提振了女企业家发展信心。2014年建立一支由女领导干部组成的“助企服务团”共开展“三带三进”活动62次,获得女企业家一致好评。

二是在加强沟通联系上出招给力。将女企业家按照不同产业类别进行分组,由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加强女企业家们之间的沟通与联系,营造了“大家庭”的良好氛围。深化市校妇女组织合作共建活动,积极促成女企业家与浙大教授“牵手”,新实施产学研科技项目4个,取得了合作新成果。

三是在提升素质能力上创新举措。通过外出考察、院校深造、红色教育等多方式培训,提升女企业家素质能力,2015年选派8名女企业家参加女性创业能力开发项目,利用专业师资力量,使她们在商业计划、财务战略、创业营销、领导力等方面得到提升。   

(四)重创建树品牌,着力为促进岗位女职工成长搭建更加精彩的展示舞台。

各行各业把“巾帼文明岗”创建作为提高城镇妇女素质、促进行业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不断扩大“巾帼文明岗”的社会影响力,品牌效应日益明显。

一是“服务创一流·巾帼展风采”创先争优竞赛活动亮点纷呈。以县“十佳岗位建功标兵”等评选表彰活动带动各行业女性创先争优,全面推进“五亮五比”优质服务、岗位竞赛活动。如金融系统开展“利率管理业务”、“点钞”竞技赛;卫生系统组织临床护理技术比武、观摩交流和绝活展示;县行政服务中心各窗口实行绿色通道、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承诺制等。2014年,全县各级女职工组织开展劳动竞赛97项,涉及工种56个,参赛女职工达3.5万多人次。

二是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更具魅力。修改完善了《长兴县“巾帼文明岗”管理办法》,明确了“巾帼文明岗”的创建标准和目标,着重在提升创建活动内涵、推进优质服务、发挥示范作用上做好文章,使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品牌更亮。县妇联采取以会代训、现场观摩、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巾帼文明岗”负责人培训,各行业也结合实际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训各级“巾帼文明岗”成员1800余人。

三是巾帼志愿者服务社会爱心涌动。全县共组建了  500多支巾帼志愿者队伍,人数达  1.64  万余人,在扶贫助困、社会公益活动,塑造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中树立了良好形象。在创岗活动中,各级“巾帼文明岗”积极回报社会,组织“巾帼文明岗”与“巾帼示范村”结对帮扶,开展“送温暖、送技能、送信息”活动,引导岗位成员积极参与“结对扶贫”、“春蕾助学”、社区服务、捐款赈灾等公益活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2015年结合“法治长兴”中心工作开展“建设法治中国·巾帼在行动——万家联动  送法到家”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县巾帼建功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女性创业能力提升、引领妇女如何更好地建功立业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深化我县巾帼建功活动,在“服务广大妇女创业创新、展示巾帼风采”方面发挥更大的协调引领作用。

一是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认真把握新时期开展巾帼建功活动的新要求。主动适应妇女群众在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等方面的新变化,思考和谋划新时期“巾帼建功”活动,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改进活动方法,积极为妇女发展争取政策、争取资源、争取项目、争取平台,有针对性地解决妇女群众在成长成才、就业创业、权益保障等方面的现实问题,把她们的力量凝聚到推进科学跨越发展上来,不断推动巾帼建功活动在新的时期取得新的发展。

二是创新方法、强化服务,全力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取得新成效。主动运用法律、政策、经济等手段,重点推动解决弱势妇女群体的就业和生活保障,争取党委、政府关注民生,制定公共政策和配置资源向失地失业妇女、进城务工妇女、贫困妇女和就业困难的女大学生倾斜。强化服务手段,实施项目化运作,努力帮助最有创业愿望、最需创业援助的重点妇女群体成功创业。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开放式、信息化的妇女教育培训网络,充分发挥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巾帼家政培训基地”等阵地优势,继续加强实用技能培训,帮助妇女转变就业观念、更新生活理念,提高学习、创新及竞争能力。探索实施女性创业能力开发项目,为具有高创业潜质的女性提供创业管理教育,商务体验和指导服务,分步骤分类别提升长兴创业女性的创业能力。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手段着力宣传一批女企业家、巾帼创业带头人、女科技创新明星等妇女创业致富典型,既提供示范经验和引导渠道,也提供创业学习和实践。

三是创先争优、品牌引领,不断开创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新局面。进一步加强对新形势下妇女创岗建功活动的组织和指导,组织各级“巾帼文明岗”因地制宜、因岗制宜,选准丰富多样的载体,精心组织开展特色鲜明的创岗活动。按照“哪里有妇女,创建活动就要渗透到哪里”的思路,积极适应不同行业领域的创岗需求,不断改进“巾帼文明岗”创评模式,继续扩大“巾帼文明岗”的创建覆盖面和影响力,推动活动向社会建设领域延伸,向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领域渗透,向高素质、高知识、高技能妇女群体拓展,向市场楼宇等群体辐射。引导各级“巾帼文明岗”、各类巾帼志愿服务队伍踊跃参与“岗村共建妇女之家”、“五水共治”、“四边三化”、扶贫帮困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与就业困难妇女、农村留守儿童、贫困妇女、残疾妇女和孤寡老人等结对帮扶,努力把“巾帼文明岗”建设成为展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长兴县妇联)

 

 

 

‍‍栏目:经验思考  编辑:王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