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四坚持四落实”为孩子美好人生奠基

16.07.2015  19:51

近年来,长兴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努力把握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育人规律,坚持四项举措,坚决守好育人主阵地,落实文化育人、实践育人、课程育人、合力育人,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

一、坚持以“幸福班集体”建设为抓手,落实文化育人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能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从2009年开始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开始“幸福班集体”建设,2015年起,在幸福班集体建设的基础上,全县推行“幸福学校”建设,并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校园文化建设纳入考核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省市重大决策有效贯彻到学校日常工作中。一是突出环境氛围熏陶。自2012年起开展“文明指数”评比,教育局每学期组织一次明察,一次暗访,对各校校园环境的“三化”情况进行督察及通报,大力推进校园环境整治,使长兴的每一所学校都成为整洁优美、品味高雅的学习和工作乐园。组织学校通过设施配备、走廊文化、校园功能区建设等,实现 “一砖一石会说话,一草一木能育人”。二是突出主流价值感染。通过传唱核心价值观歌谣、故事演讲、“中国梦·我的梦”征文等载体,使中小学生都能熟知并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点,2008年起每年都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比赛”,2014年在全县开展家风家训的学习和传承活动。同时,全面推进“每天锻炼一小时”和“每位学生至少学会一两项艺术爱好”。三是突出学校特色育人。各中小学结合本校本土实际,在育人模式和德育内容都有所创新。如长兴中学的德育导师制、职教中心的德育实践周、小浦小学的家庭生活教室、长兴五小的“临时爸爸妈妈岗”、李家巷小学的“家文化”民工子女教育等,都能将育人工作融于校园文化的创建过程中。

二、坚持以系列活动开展为重点,落实实践育人

育人工作“”是基础,“”是根本。长兴的中小学将育人工作细化为贴近学生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一是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围绕“中国梦”、“三爱三节”教育、“五水共治”、“诚信、孝敬、友善”教育、“‘长兴——我美丽家园’五个一”活动等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从参与率达95%的“四个节”活动,到书香少年、南太湖美德少年评比等,各种平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二是开展德育主题月活动。全县自2013年起开展“德育主题月”活动,每个月结合实际,设计一个主题,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传统文化、行为习惯等,形成“月月有主题,次次有载体,校校有活动,人人能参与”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三是做好五类育人基地建设。通过加强主题教育基地、社区教育基地、各类场馆基地、校外综合实践基地、行业企业实践基地等五类基地建设,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参观体验、专题调查等活动。同时,保证学生在每个学段至少参加一次教育实践基地的为期四天的封闭式准军事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并把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纳入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三、坚持以教育教学改革为突破,落实课程育人

长兴通过抓好学科教学渗透、丰富课程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一是抓好学科教学渗透。加强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德育主学科的教育教学。同时,把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德育工作者。二是丰富课程建设。各校充分利用长兴是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优势,打“红色”牌,亮“红色”旗,先后开发了《铁军精神的美丽传递》、《小学红色德育校本课程》等十余门“红色校本课程”,注重弘扬铁军精神,培养浩然正气。同时,各校还结合实际,开发开设了“幸福系列”课程、“校本礼仪”课程、“芦雁文化”课程等50余门校本课程,丰富了符合时代特色、符合地方特色、符合育人实际的课程体系,其中有2门获浙江省德育精品课程。三是深化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中职课程改革,如实验中学的“全程助学”、龙山中学的“幸福课堂”、李家巷中学的“阳光教育”等,都努力探索“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模式,确保学生有时间参加社团活动、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全县4所普通高中获评浙江省特色示范高中,中职学校在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基础上,又实施了中职学校课程改革,其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课题成果获得全国课题评比一等奖,长兴技师学院在全国技工院校“德育阳光校”活动中获得表彰。

四、坚持以育人机制完善为保障,落实合力育人

长兴通过优化四支育人队伍、完善三位一体育人网络,努力营造良好育人氛围。一是优化四支育人队伍。主要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选拔出一支品行兼优的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健全学校团队干部选拔、管理、培训、激励机制,选拔出一支堪当楷模的团队干部队伍;整合文化从业者、部队官兵、“五老”队伍、志愿者等社会资源,组建一支校外辅导员队伍;发挥家长在育人工作中的作用,成立一支家长志愿团、家庭教育讲师团、家长艺术团队伍。二是完善学校与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注重与家庭联系,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开放日、致家长的一封信、家校个别会谈、校讯通等六大途径,促进学生品德教育及行为的规范。全县中小学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如实验初中的社区家长学校自2008年4月成立以来,先后举办了14期28个家庭教育培训班,组织家庭教育讲座56次。我们注重营造社会育人氛围,积极建设乡村少年宫。目前,全县各乡镇均建有一所少年宫,开展了经典诵读、童谣传唱、琴棋书画、科技发明、田间劳作等活动。同时还加强与社区、部门的协作,积极开展毒品预防、青春期健康等教育,并结合“春泥计划”,将活动延伸到寒暑假,与乡镇、村民委员会一起做好假期孩子的教育管理,共同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