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北横港的美丽嬗变

19.07.2018  11:07

【本站7月19日讯】北横港位于太湖大堤内侧,起始于夹浦,止于鸭梅港桥,全长24.73千米。长期以来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整治,北横港河网水体受到污染,河段淤积严重,水体交换能力减弱,昔日的母亲河变成了脏臭河。为了使北横港重现往日风采,长兴县科学规划、系统治理,紧紧围绕图影龙之梦的辐射效应,打造太湖风情旅游示范带,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整治,北横港恢复了往日的风采,并增添了许多新的景色。

挖掘古河文化,突出特点

北横港两岸的百姓依河而建,因河而兴,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文化遗迹。小沉渎村是北横港边的古村落,一直是太湖水产交易最为繁忙的商埠之一,拥有“古桥、古堤、古树、古宅”等遗迹。2012年以来,结合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全面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三改一拆”“四边三化”,改造旧农房完成16户,拆除违章建筑70平方米。新建河邦砌石6千米,实施河道清淤并配备12名保洁员,负责河道日常保洁工作。发展文物旅游,对村中“三宝”——明代万历年间的太湖古堤、锁界桥,还有树龄约250多年的老榉树进行保护。在昔日交易鱼虾的老街上打造“太湖风情一条街”,开办了农家乐、青旅和各种文艺工作室,给北横港带来了新活力,拉动经济蓬勃发展。

抓住关键节点,打造亮点

今年,为争创北横港省级美丽生态河道,县水利局对北横港充分调研,在原有基础上再整治再提升,挑选图影新村、渡口大桥、杨家浦闸三个关键节点开展重点整治。通过生态修复与景观塑造,将自然景观设计与人文保护相结合,河道展现了太湖渔耕风情,形成个性鲜明的堤防特色景观;通过种植绿化、修建游步道、部分堤防整治等工程措施,河道打造了一个可游憩的慢行系统,一个可栖息的心灵家园,一个可持续的水生态修复系统和一个富有活力的植物景观空间。其中杨家浦港闸段生态化改造河段长度约150米,渡口大桥段生态化改造河段东西长度约250米,南北长度约150米,图影新村段沿岸坡长度约400米。

依托图影辐射,找着力点

图影湿地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投资200多亿元的“太湖龙之梦”旅游综合体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中,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接待游客两千万人次。依靠图影国家级旅游景区和龙之梦的辐射效应,找准着力点,投资400多万元,在北横港的芦圻漾打造了荷塘人家景观节点,建设三座景观桥、三处栈道和约3600平米的荷塘,整体上营造出浓厚的湿地气息,形成一个湿地风貌的生态景观,成功吸引了绿城晓荷江南、田板里田园综合体等一批开发商入驻,在北横港周边形成一条经济带,推动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