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加快民生档案建设 迈好“十三五”

08.06.2016  16:28
今年,“6?9国际档案日”的宣传主题是“档案与民生”。围绕该主题,长兴县档案局结合“两学一做”,以档案资源为依托,积极发动,集中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档案文化宣传活动。档案与民生息息相关。十二五期间,县档案局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大力开展民生档案的建立和档案民生服务工作,使档案工作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服务民生、改善民生方面。

县委、县政府重视民生档案工作。把档案事业发展列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印发《关于做好全县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转发省两办《实施意见》,并将档案工作纳入乡镇(街道、园区)、部门年度综合考核、“平安长兴”、“美丽乡村”、“村民便民服务中心星级评定”等多项考核,为民生档案工作的有序开展创造良好环境。加大资金投入,设立电子文件与数字档案登记备份中心,开展馆(室)藏档案数字化,加快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改善民生档案保管利用条件。

民生档案资源整合取得实效。近年来,县档案局以“两个体系”建设为重点,把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作为突破口,根据群众需求热点,找准档案工作服务民生的结合点,加强与有关单位联系,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档案整合进馆,方便群众利用。建立声像档案中心,征集、接收反映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声、像记录档案,填补档案馆过去只有纸质载体而无声像载体档案的空白。抢救征集地方特色档案,从2007年开始抢救征集如民间工艺、历史遗迹、老照片、百姓记录等体现地方特色的历史见证物,并专设地方收藏全宗,体现时代特征和历史文化。截止2015年,馆藏民生档案有国土档案、城建档案、土改清册档案、山林定权档案、招工档案、精简档案、知青档案、婚姻档案、二轮土地承包档案、独生子女档案、企业注销档案、地籍档案等65.2万卷、8.1万件,占馆藏档案80%以上。并按照“民生优先”原则,优先安排涉及民生档案近227万条目录数据录入工作,对利用频繁的763万页档案进行全文扫描,建立民生档案专题数据库,实现计算机全文检索,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档案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县档案局在大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强化民生档案资源建设的同时,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以热心、细心、耐心为服务宗旨,优化服务方式,先后推出“文明示范窗口”、“小朱查档热线”、“企业查档直通车”、“异地查档、跨馆出证”等便民服务,“十二五”期间共向社会公众提供档案查阅利用6.4万人次,调阅档案12.2万卷、4.4万件,为查档群众提供最大便利;建立数字档案馆(室)管理系统,全县18个乡镇(街道、园区)、部分行政村基本实现通过政务网查阅档案,馆藏档案数字化成果与室藏档案数字化成果通过数字档案室平台与我局平台衔接,实时共享,绝大部分乡镇甚至行政村档案室就可以查询档案,数字档案得以提前为民生服务;还借助网站、QQ群、微信、微博等多种信息平台,加强同各单位联系,加大宣传力度,实现各单位相关工作人员的互动交流,进一步提高查档服务的办事效率和质量,发挥档案的便民作用,促进各类民生问题的快速解决。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全县档案干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的重要指示,继续全面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和省“两办”《实施意见》精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推动“五档共建”创新发展,更好地履行档案工作者在服务中心工作、服务民生、服务文化建设方面的职责使命,为推动长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长兴县档案局 周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