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基层文化独唱汇成文化大合唱——金华市金东区澧浦镇积极开展“琐园文化苑”村级文化综合体建设

10.11.2014  11:31

  这是真正的文化乐园,村民想跳舞有广场,想演出有舞台,想培训有礼堂,想上网有电子阅览室……这就是金华市金东区澧浦镇琐园村打造的村级公共文化综合体——“琐园文化苑”,它把全村各项文化惠民工程资源集中到一起,功能更多,人气更旺了。目前,金东区多个行政村启动了村级文化综合体建设,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功能定位、建设形式、资金投入和运行管理标准化均等化方面先行探路。

  “琐园文化苑”把全村一粒粒散落的文化珍珠串成了闪闪发光的美丽链条,把文化独唱汇成了文化大合唱。

  金东区澧浦镇琐园村,主姓为“”,由东汉名士严子陵后裔六十一世孙严守仁从孝顺严店迁居于此,是个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郁、文化生态良好的村庄。

  村集体非常重视村级文化综合体建设,以琐园为社区中心,以“严氏宗祠”为主要阵地,全力构建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吸引着周边七个行政村百姓的热情参与,起到了优民、富民、惠民、乐民的积极作用,为百姓津津乐道。

  琐园村公共文化的服务创新

  文化已然是琐园村的灵魂,只有融入文化元素的新农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琐园村集体近年来将十八厅堂中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严氏宗祠”开辟为主要文化活动阵地,从2013年7月开始着手整合资源,打造功能齐全的“农民文化乐园”——“琐园文化苑”村级文化综合体,于2013年12月底建成并通过市级验收。

  “琐园文化苑”分室内场地活动与室外场地活动两大块内容。室内场地设有老年活动场所、青少年活动场所、公共文化服务区、严子陵“高风亮节”展示区和文化活动舞台等。以“严氏宗祠”室内为主中心阵地的室内场地活动深得民心,而宽25米,长100米,面积达2500平方,边上建有4组文化宣传长廊的室外次阵地——中心广场,也备受欢迎,广场成为了妇女同胞的最爱,每天晚上前来参与集体健身操和排舞的妇女多达100余人,形成了琐园公共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目前琐园村的文艺团队有腰鼓队、健身队、排舞队、奶奶老年合唱队。另外,中心广场也是每年正月十二非遗项目“少儿同乐堂”(少儿龙灯)集结舞龙的好场所。各地舞龙项目非常普遍,琐园村的舞龙却全是清一色的少年朋友,是沿袭祖先世代传承的项目,远近闻名。以“严氏宗祠”为主阵地的“琐园文化苑”文化综合体,吸引了周边泉塘、前余、湖北、江汰、宋宅、汪宅前和澧浦集镇七个村庄的百姓参与。室外广场的活动既弥漫着现代的文化时尚气息,也跳跃着传统的文化经典符号,并结合村居家养老中心建了2组“琐园孝德文化长廊”。

  “琐园草根春晚”品牌项目

  取材于日常生活,由村民自编自演,时间定在每年正月初一下午,在琐园村严氏宗祠前的文化广场上举行。像今年的“首届春晚”,先由30名身着红色演出服的妇女跳着欢快的腰鼓舞,拉开了该村“草根春晚”的序幕。随后,健美操、扇子舞、独唱、男女对唱、花式篮球表演、杂耍、吉他表演等村民们自编自导的18个节目轮番上演,高潮迭起。其中,由村民自编自唱的歌曲《夸夸咱村好》更是唱出了大家伙的心声,引得掌声雷动。取材于日常生活的节目瞬间拉近了村民们的距离,不少观众纷纷即兴发挥、上台表演,整场文艺汇演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才在村民们的意犹未尽中落下帷幕。

  “村歌”唱响乡间小弄

  “村歌”是琐园文化综合体建设的又一特色。在由省委宣传部、省文联联合举办的浙江省“村歌”创作演唱大赛上,琐园村村歌《琐园,我可爱的家乡》获演唱、创作两项金奖。

  如今,“是谁牵来九天之上壮丽的彩虹,建起那十八间厅堂巧夺天工,是谁描画七星拱月古老的村图,天人合一锁住那千秋万代的幸福……”那一句句朴实顺口的乡村曲调正传唱在琐园的乡间小弄里。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功效,金东区结合实际情况,将村级文化综合体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社区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等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各类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