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家上市银行存款15年来首次下降 存款去哪儿了?

08.11.2014  13:13

  楼市回暖、互联网金融“宝宝”类产品的崛起,无疑对银行视为安身立命之本的存款有巨大冲击。

  这从不久前发布的上市银行三季报中不难看出。16家上市银行存款总额为75.62万亿元,较今年半年报时的77.13万亿元,减少了1.5万亿元,降幅达1.97%。这是自1999年以来,第一次出现季度人民币存款下降的情况。大家不禁要问:这些流失的银行存款,都被搬去哪了?

  11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提到不规范的同业业务收缩、“冲存款”行为减少是导致存款缩减的主要原因,且前者影响要大于后者。记者马杉

   杭州楼市很亢奋

  10月成交量创5年来新高

  从今年7月底开始,刺激杭州楼市的新政不断被刷新。7月29日和30日,杭州市公积金和浙江省公积金管理中心先后下调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8月29日,杭州施行了4年之久的住房限购政策,正式画上了句号。尤其是当9月30日“认房不认贷”最强救市房贷新政落地后,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刺激着楼市的苏醒。

  有许多投资者终于按捺不住,带着银行存款冲入售楼大厅。在杭州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赵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赵先生说,早在三四月份的时候,自己就在犹豫是否要置换一套大一点的房子,可是因为国家房贷政策不明朗,迟迟下不了决心。现在,限购和限贷的双双松绑,就像是无法抗拒的诱惑,吸引着自己加入到买房、按揭贷款的大军之中。在今年9月份,赵先生选好了房,并交了首付款,接下去就等着入住新居了。

  最近,和赵先生一样,从银行取出存款购置房产的投资者还有很多。

  “每天来看房的客户数量虽然没有直线上升,意向率确实提高了。仅9月份,在售的存量房源就被预订了40多套,这比之前的七八月份有所增长。到了10月份,成交量达到了80多套,足足翻了一番。”协安置业营销总监胡军辉欣喜地说。

  有一组数据,最直接反映了杭城楼市骤然回暖的信号。今年7月,杭州市区商品房成交量还在6000套及以下徘徊,但进入8月以后,成交量突增至9000余套,10月杭州市区商品房成交量再攀新高,达到12768套,创下了2009年7月以来的月最高成交量。

  在地产龙头万科发布的三季报中看出,万科在今年前九个月的销售情况表现不错。1月至9月,万科实现销售面积1263.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49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和16%。10月份的销售简报中,今年前十个月1711.4亿元的销售金额,也超过了去年全年的1709.4亿元。可以说,银行受存贷比考核的核心存款,有很大一部分流入了房地产市场。

   “冲时点”遭禁银行理财产品难觅高收益

  投资者转向投资互联网理财、信托产品

  阿里的余额宝、腾讯的理财通、网易的添金、百度的百赚等互联网“宝”类理财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其基于货币基金的收益率远比银行定期存款和定存两便存款有优势。

  10月24日,天弘基金披露了余额宝三季报。截至三季度末,余额宝规模达到5349亿元,为宝粉赚到收益57亿元。余额宝用户数增至1.49亿人,意味着平均每9位中国人中就有1位是宝粉,单季度增加2500万户,增幅达到20%。

  不甘示弱的银行开始倾向用提高各种理财产品收益率来吸引存款。

  不过在9月,银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通过强化存款偏离度考核来约束银行月末“冲时点”行为,再加上央行一系列定向降准措施,这些都直接导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

  据银率网数据,截至三季度末,收益率4%至5%的中低收益产品发行占比从年初的10%提高至30%,5%至6%的中等收益产品占比已从年初的50%提升至66%以上,而6%以上高收益产品则已降至5%以下。

  偶有6%以上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秒杀’不到,多数收益偏低的又不给力,赚钱效应直接吸引更多银行资金流入互联网理财平台。

  虽然不良P2P平台跑路事件时有发生,但行业发展速度仍然惊人。据网贷之家数据统计,10月份新上线P2P平台71家,网贷成交量达268.36亿元。截至10月,网贷行业平台数已达1474家,预计到2014年底,全国网贷平台或将达1550家,行业累计成交额将突破3000亿元。

  信托,也成为一些银行高净值客户的首选。杭州某财富中心资深金融理财师武力彬表示,银行业时至今日出现存款增速放缓,出现了个位数增长,甚至有银行三季度末的存款余额较上年末出现了“负增长”,一个重要原因是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资公司、互联网金融等平台为融资项目大力发行理财产品“吸金”。信托业规模从2008年开始出现爆发式增长,到2014年已近12万亿大关。面临大资管时代的来临,传统银行利率和理财产品的设计很难满足客户需求,所以银行客户更多地开始选择非银行体系的理财产品。虽然这里面大部分资金还是在银行体系流转,但是这些理财产品资金大部分已不能改善银行的存贷比考核指标。

  此外,受制于房地产调控政策,银行对房地产开发贷不断压缩,导致地产行业对非银行体系的融资需求进一步扩大,因此近几年出现的地产信托、资管、基金等理财产品数量激增。特别是信托行业不愿打破“刚性兑付”这一“潜规则”,使得高净值客户青睐通过认购信托产品来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需要。

  另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项目融资需求无法在银行体系得到满足,近年来也是极大依靠信托通道、基金子公司通道等来丰富融资渠道,加上大多数客户对涉及政府的理财产品有天然的信任感,这也促使很多银行客户愿意认购该类产品。

   存款下降或成为今后“新常态”

  银行“软硬兼施”应对存款“搬家”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认为不规范的同业业务收缩、“冲存款”行为减少是导致存款派生相应缩减的主要原因,而且前者影响要大于后者。而此前各家银行将三季度存款环比负增长主要归因于存款偏离度指标考核。

  《报告》指出,近两年来,在融资需求旺盛的大背景下,部分商业银行通过不规范的同业业务、证券投资等科目,向房地产、部分软约束及政策限制性领域提供了较多融资。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这些部门的需求出现一定变化,加之同业业务监管等措施强化,三季度以来这部分融资出现收缩,从而减少了货币派生。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银行存款下降已经成为一个“新常态”。在利率市场化下,一个最大的‘新常态’就是银行所面对的存款流失问题。2003年以来的十年间,中国银行负债当中存款占比整体上持续下降,从过去最高的84%下降到现在的76%左右。与此同时,各类投资理财迅速崛起,基金、券商资管、保险资管、信托、银行理财等规模共计38.8万亿,相当于银行存款规模的40%。它们都已成为银行存款的有力竞争者。

  在存款增速下滑、互联网金融大肆“吸金”等压力下,往日“傲娇”的商业银行也不得不放低姿态,业务结构调整、布局互联网金融等多点发力,以期挽回颓势。

  不论是较高的理财产品收益,还是银行版“宝宝”产品,都说明银行在不断放低、放软姿态。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银行获得资金的成本不断上升,现在有些理财产品的年化预期收益率比之前7折的房贷利率都要高了。但是为了留住存款,这些理财产品就是再想停也不敢停。”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为了存款也不得不加快“创新”的脚步。近日,就连老大哥工行也开始布局直销银行。

  业内人士分析,直销银行、微信银行、口袋社区银行等互联网金融模式成为银行物理网点之外的有效延伸,并带来存款的大幅增长。

  另外,为了防止存款“大搬家”,不少商业银行不得不出硬招、狠招。此前有媒体称多家大行关闭了股份制银行的POS机理财转账业务端口,严防存款搬家。还有部分银行对超级网银的资金归集单笔额度进行限制。

农夫山泉跨界橙汁“九死一生”
在饮用水行业中做到老大地位的农夫山泉,互联星空
温州银行业不良率创新低
记者从温州银监分局最新监测信息,截至2016年11月末,温州全市银行业不良贷款率降至2.互联星空
宁波华翔募资25亿加码主业
宁波华翔(002048)公告,公司拟以21.40元/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互联星空
获批浙江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浙江在线12月12日讯  (记者 李文芳) 日前,互联星空
浙江半年为企业减负800亿
浙江在线12月1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甘居鹏) 降互联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