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款利率价格战淡定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07.07.2015  11:10

  2015年一半将过,央行今年内就已宣布了3次降息。此前,央行已于今年3月1日和5月11日起先后两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两次均是将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同时,央行先后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再由1.3倍调整为1.5倍。此外,央行日前时隔七年再启双降——6月28日起定向降准并同时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将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此轮“双降”后,央行将个人储蓄的基准利率调整为1年2%,2年2.6%,3年3.25%。
  《证券日报》记者对比这三次降息后各家银行对于存款利率上浮的态度发现,可以用从“任性冲动”到“温和淡定”来形容银行的转变。
  存款利率上浮有限
  今年央行第一次降息之际,城市商业银行表现十分积极,南京银行、浙商银行等将利率“一浮到顶”,股份制银行及国有大行表现较为“温和”。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从近两次降息的情况来看,各家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浮有限,多数尚未突破30%的上浮区间,更未出现上浮50%“一浮到顶”的情况。
  此外,以前降息后,大多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率先行动,引发国有商业银行跟进调整存款利率上浮比例。而这次股份制银行还没行动,国有大行不再“淡定”,已经先发制人,表现出强烈的“保卫存款”意识,将个人存款利率进行上浮。
  但是,各类型银行目前在北京地区均未将存款利率“一浮到顶”。
  《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大多数银行官方挂牌利率较基准存款利率上浮了两到三成,不少分、支行网点在总行挂牌利率的基础上还有上浮,但利率未现“一浮至顶”。整体而言,城商行及股份制银行利率要高于国有大行。在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中,官方网站信息显示,这些银行一年期存款挂牌利率均为2.25%,较基准利率上浮12.5%,不过,记者走访各大银行网点发现,建行和工行部分网点挂出了新的利率,较总行报价更高,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4%,较基准利率上浮20%。工行的工作人员还表示,存款金额达100万元以上,利率则还可以上浮30%。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部分网点挂出的利率更高,一年期存款利率达2.6%,较基准利率上浮30%。
  交通银行一家支行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交行整存整取的利率与总行挂出的基准利率相同,所有支行都还没有更多变化。”记者注意到,交通银行将定期存款利率确定为一年2.25%,两年2.75%,三年3.25%,一年期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12.5%。
  相对而言,股份制银行则表现平静。平安银行、中信银行整存整取一年期利率为2.5%,较基准利率上浮25%,招商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则为2.25%,较基准利率上浮12.5%。城市商业银行也并没有将利率“一浮到顶”进行到底。包商银行、大连银行、盛京银行、锦州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均在2.8%-2.9%之间,较基准利率上浮近45%(与50%的上浮最高限最为接近),也是目前《证券日报》记者看到的最高存款利率。而杭州银行一年定存利率为2.7%,宁波银行为2.65%、江苏银行、南京银行为2.58%,整体上都不算太高。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各家银行不再向以前那么冲动了,未出现“顶格”上浮的现象,可能也是在观望其他银行。
  利率差别化是大势所趋
  随着存款利率上浮空间的进一步放开,将定价权更多地交还给银行,不同银行存款利息将产生差别。未来居民存款货比三家将成为常态,这是否会导致“存款搬家”现象的出现?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表示,降息其实同时也是利率市场化推进的重要部分,利率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下,从监管部门到行业研究人员,都希望利率呈现差异化,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降息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各家银行利率“步履一致”并不是央行所希望看到的,如果说央行规定利率最高上浮1.5倍,银行都上浮1.5倍,这也并不是监管部门希望看到的,每个银行都要根据自己经营情况制定不同的价格水平。银行间的竞争除了利率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竞争,比如银行的服务、资金的安全等。
  同时,所执行差异化定价策略带来的风险对各大银行提出了严峻挑战。降息之后,由于基准利率下降,客户对存款利率的上浮比例要求会提高,银行对存款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对于民众而言,由于各家银行调整后的利率仍存在差异,选择将资金存入哪家银行,将直接影响其存款收益。
  由于息差收入仍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息差收窄的压力已在银行业一季报中有所体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4436亿元,同比增长3.73%,和去年同期15.94%的增速相比,下滑12.21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表示,利率市场化环境下,银行根据自身资产负债管理进行存款差异化定价将成为常态。“从资产端看,虽然贷款利率上限已放开,但上浮空间有限,为了保持一定的息差,即便完全放开存款利率上限,银行也不会大幅提升存款利率,增加负债端成本。”
  “金融机构间的竞争也比较激烈”,一位国有银行理财经理表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间的利率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不同档期之间的利率也会越来越灵活。
  吹响“救市”冲锋号
  50家基金公司出资19.64亿元自购基金
  ■本报记者 赵学毅
  据《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最新统计,截至7月6日晚间22:00,已有50家基金公司共出资19.64亿元(不含基金公司高管)认购/申购旗下基金。其中,天弘基金出资1.6亿元自购基金,额度最大;华夏基金、南方基金、汇添富基金等3家基金公司自购金额均为1亿元。
  记者注意到,7月4日,25家公募基金公司召开会议,基金业协会随后发布了《公募基金坚信资本市场能够健康稳定发展——25家公募基金公司会议纪要》。该会议纪要发布后,69家未参会公募基金公司积极表态,表示坚决支持会议纪要的有关精神,自愿加入支持行列,并坚信集市场各方之力,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至此,业内94家公募基金共同响应“救市”号召,并陆续部署、落实和践行“救市”行动。
  天弘基金7月6日发布公告,公司将于近期出资1.6亿元认购/申购公司旗下偏股型基金,其中公司将出资5000万元固有资金申购天弘周期策略、天弘容易宝300、天弘中证医药100、天弘中证证券保险、天弘中证运输5只基金,各1000万元,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还将出资1.1亿元固有资金认购“容易宝”系列指数基金,即将陆续发售的11只,每只基金各认购1000万元,并承诺至少持有3年以上。此外,天弘基金高管至少每人出资50万元申购旗下偏股型基金,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
  华夏基金同日公告称,公司将出资1亿元固有资金认购/申购旗下偏股型基金。其中:出资7000万元申购华夏上证50ETF联接、华夏沪深300指数增强、华夏领先股票、华夏医疗健康混合、华夏兴华混合、华夏蓝筹混合(LOF)、华夏行业股票(LOF)等基金,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出资3000万元认购其他拟发行或设立的偏股型基金,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此外,公司每位高级管理人员将出资不低于50万元认购/申购旗下偏股型基金,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公司主动偏股型基金的基金经理将各自出资50万元申购自己管理的基金,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
  汇添富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于2015年7月6日出资1亿元固有资金投资旗下偏股型基金。其中:出资5000万元认购汇添富国企创新增长,出资5000万元申购公司旗下偏股型基金,并承诺上述基金至少持有1年以上;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及基金经理始终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将继续持有并积极投资公司旗下偏股型基金,每人投资金额不低于50万元,并承诺所投资基金至少持有1年以上。
  南方基金也表示,公司将出资1亿元固有资金申购旗下偏股型基金。其中:出资5000万元申购南方300联接;出资5000万元申购旗下5只偏股型基金:中国梦基金、南方新优享、南方创新经济、南方医保和南方高端装备,并承诺上述基金至少持有1年以上。此外,公司每位高级管理人员将出资50万元申购旗下偏股型基金,并承诺持有时间至少1年以上;公司主动偏股型基金经理将各自出资20万元申购自己管理的基金,并承诺持有时间至少1年以上。
  除以上4家基金公司外,其余46家公司均以数千万元的资金自购旗下基金。其中,银华基金将以9000万元固有资金出资认购/申购旗下偏股型基金;大成基金使用固有资金8000万申购/认购旗下偏股型基金;兴业全球出资7000万元固有资金申购旗下偏股型基金各1000万元;嘉实基金、招商基金、易方达基金、工银瑞信等9家基金公司则均出资5000万元自购基金;广发基金、博时基金等8家均出资4000万元自购基金;国投瑞银基金、新华基金等4家均出资3000万元自购基金;长城、国寿安保基金分别出资2600万元、2500万元自购基金;前海开源基金、东方基金、东吴基金等11家均出资2000万元自购基金;长城基金、国寿安保基金分别出资1800万元、1500万元自购基金;中银基金、九泰基金等7家也出资1000万元自购旗下基金。
  上述基金公司均承诺自购后至少持基1年以上。
  银行股昨日携“史上最高成交量”护盘
  低市净率打开员工持股时间窗
  截至昨日收盘,有8家银行的市净率在1.1倍-1.33倍之间,如果考虑到员工持股定向增发通常的折扣因素(最高为九折),持股成本对应的市净率将在1倍-1.2倍之间
  ■本报记者 张 歆
  1542亿元——银行股昨日的成交量达到了“史上最高”,而且这也许仅仅是故事的开始。
  “现在包括‘国家队’在内的很多的资金正在涌向银行等蓝筹股”,一位私募界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经过调整,银行股估值优势再次显现,“对于银行业的混改和员工持股计划而言,目前的估值可谓打开了时间窗。”
  银行股联袂上涨
  昨日,在中央汇金等各路资金表态增持蓝筹股ETF的带动下,16家银行股联袂放量上涨并止住沪指连续下跌颓势。
  截至昨日收盘,农业银行涨停,中国银行上涨9.87%,交通银行上涨9.72%,工商银行上涨9.04%,光大银行上涨9%,就连涨幅最小的南京银行也收盘上涨5.35%。
  此外,大智慧数据显示,银行股昨日合计的成交量高达1542亿元,成交额突破200亿股,板块平均涨幅为8.83%。
  从资金流入方面来看,中国银行居两市个股资金净流入额首位,净流入35.78亿元;此外,资金净流入额超过20亿元的还有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分别为29.81亿元和20.86亿元。
  国金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马鲲鹏则在研报中表示,当前外部监管大环境已经进入为银行不断开窗的大周期,银行业非常明确地重新站上了政策风口,银行板块不是场外配资的重点配置对象,板块性质的超预期利好因素云集、没有未知利空,强烈看好全市场层面的风格切换,银行板块将迎来体制机制变革驱动的估值中枢直接提升,并重申今年A股银行板块2015年PB提升至1.8倍,下半年银行股将迎来既有相对收益、又有绝对收益的黄金时期。
  员工持股或迎来窗口期
  昨日晚间,招商银行公告表示,员工持股计划涉及的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发行价格由人民币13.80元/股调整为人民币13.13元/股(由于该行实施利润分配的原因)。而截至昨日收盘,招商银行的A股收盘价为18.82元/股,股价较员工持股计划有约40%的溢价。
  事实上,由于前段时间银行股的估值提升,对于很多计划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但仍未进入董事会表决程序的银行来说,员工承担的持股成本和风险提升,员工持股计划推进的难度加大。然而,在经过非理性的暴跌后,银行股的估值优势重新彰显出来。
  截至昨日收盘,有8家银行的市净率在1.1倍-1.33倍之间,如果考虑到员工持股定向增发通常的折扣因素(最高为九折),持股成本对应的市净率将在1倍-1.2倍之间,具有相当高的安全边际。如果加上已经明确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2家银行(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具备(或已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估值条件的上市银行将高达10家,,占整个板块的6成以上。
  “确定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时间点需要高超的智慧,估值太高得不到员工的支持,自然失去了员工持股提振企业的初衷,但是估值如果定低了,必然会伤了散户股东的心,认为管理层抄了小股东的底”,资深并购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的银行股估值确实比较理想。”
  拟上市银行排队“变阵”
  徽商银行有意重返A股 江苏银行首发过会
  ■本报记者 吕 东
  时隔近两年后,徽商银行重归A股排队名单之中。此前,因各种原因,A股排队银行始终处于“缩水”状态。徽商银行的重新加入,也使得这份证监会IPO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终于出现了久违的银行家数增长的情况。
  上周末,证监会网站发布徽商银行预披露招股书。该行拟于上交所发行股数不超过12.28亿股。此外,江苏银行上市进程也终于取得了进展,目前该行首发申请已经过会。
  徽商返A股欲发行12亿股
  制定稳定股价方案
  继2013年11月在香港H股挂牌上市后,今年5月份,徽商银行董事会、股东大会先后通过A股发行方案,并计划申请A股上市,而这也开创了城商行上市的先河。根据徽商银行预披露招股书显示,徽商银行此次A股发行数量为不超过12.28亿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22.78亿股,其中A股不超过91.15亿股。此次A股公开发行新股所募集的资金扣除行费用后,将全部于充实徽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提高充足率。
  自2013年11月份上市后,徽商银行在去年资本充足率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指标上,依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截至2014年年末,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计算,该行资本充足率为13.41%,较去年年初下降1.78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50%,较去年年初下降1.1个百分点。
  截至目前,持有该行5%以上内资股股东分别为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国元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其中,安徽能源集团持有该行内资股7.67亿股,占A股发行前的总股本的6.94%;其全资子公司兴安控股有限持有H股28,000万股,持股比例为2.53%。安徽能源集团合并持有徽商银行10.47亿股,占发行前总股本的9.47%,为合并持有该行股份的第一大股东。
  此前,受沪深两市持续低迷的影响,上市银行的股价不但长期处于低位徘徊,而且屡屡出现跌破净资产的一幕。值得注意的是,徽商银行此次还制定了《稳定股价预案》。徽商银行表示,如该行A股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该行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则触发采取稳定股价措施的义务。徽商银行所采取的稳定股价计划包括回购该行股票、以及该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等方案。
  排队名单起变化
  江苏银行已“过会”
  自2012年年初银行首次出现在证监会排队上市名单后,虽然尚无一家银行成功在A股上市,但不论从排队银行数量,还是这些银行的审核状态均一直处于变动之中。几年来,部分银行由于不同原因退出名单,使得A股排队银行数量总体上处于递减之中,如今徽商银行在港上市后欲重返A股,则打破了这一局面。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近年来,曾经出现在A股排队名单之中的银行,包括大连银行、盛京银行、锦州银行、东莞银行等多家银行均已终止审查。而告别A股IPO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因已在港成功上市,有的则是未按时提交预披露文件。
  证监会披露的最新一期IPO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显示,目前A股排队银行家数共计11家,而欲重返A股的徽商银行目前处于“已受理”阶段。此外,江苏银行也有所突破,目前该行首发申请已经过会。江苏银行拟于上交所发行股数不超过25.975亿股,发行后总股数不超过129.875亿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