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旅游族比年轻人更前卫

12.11.2015  11:20

近年来,银发族作为旅游市场新势力,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最近,携程、众信等旅游机构纷纷发布老年人旅游行为分析报告。回顾2015年度的数据,报告得出各种结论:旺季不“轧闹猛”、每年比年轻人多玩15天,“文化体验”放首位……这样看来,在旅游这件事上,老年人比年轻人还有深度,还要前卫!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老年“驴友”到底怎么想?“乐活老年”特地请来两位嘉宾和我们讨论。

嘉宾方伟民是浙江新世界国旅老年旅游事业部的经理,老年大学旅游文化课讲师,常和老年人游在一起。

陆老头是“乐活老年”微信公众号微友,65岁,旅龄10年。走过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目前正打算走遍欧洲。

分析报告:不爱和年轻人扎堆

观察十一长假结束之后的国内旅游市场,我们发现老年游客的占比明显提升,从十一期间不到10%迅速提升至20%-30%之间。”旅行专家表示,老年游客大多会选择错峰出游,避免与上班族们扎堆。

方伟民:价格是硬道理。

老年人不一定是不喜欢旺季,而是对价格敏感。既然时间自由,为什么不在更划算的淡季出游?对于旅行社来说忙完十一长假,也正好多开老年团。

陆老头:还希望和儿女同游。

一年国庆去丽江,在四方街上挤散了,老伴没带手机,是派出所巡逻车给送回宾馆的。后来就很少赶热闹了。但有时候还是想全家出去玩,还是要等女儿放假。

分析报告:平均每年出游天数 比年轻人多15天以上

很多老年游客出去玩一次就要接近一个月的时间,在国内周边游群体中特别普遍。国内游方面,就同一目的地而言老年人的平均停留时间要比年轻人多出0.8-1.2天。

方伟民:还是短途游“贡献”大。

老年人长途旅行次数、一次出游天数未必比年轻人多。一是身体,二是费用。但不少老人每月都要短途游,价格才89元、99元。周末玩两天,累积起来就多了。

陆老头:游太久饭菜吃不惯。

国内游要不是去西藏、新疆、云南,一般用不上这么久。之前在新疆,开始吃大盘鸡、手抓饭和面食还很开心,一星期以后想吃家乡饭想得难受。

分析报告:文化因素“捧红”小众目的地

在对“老年游客境外旅游的目的”的调查中,文化体验远比海外购物重要。“小众”旅游目的地的欢迎度在老年游客群体中呈上升趋势,例如以宗教文化而闻名的以色列。

方伟民:旅游文化课很火。

老年大学的旅游文化课一直很火,还有很多老人爱摄影、写游记。具体的旅游地,老年人也是不断进阶,东南亚、美欧、法意瑞、北欧……一路玩过去,越来越小众。以色列?至少我了解到的老人很少会选择,因为安全问题。

陆老头:要把旅游攻略集成册。

去看一座古宅,事先了解过历史啊,家族啊,逛起来就有意思。否则逛过就忘。我出发前都会做“攻略”,已经堆了一个书架,准备以后订成册。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见习记者 周一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