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鄞州坚持“三个为本”打造品质教育

13.10.2015  19:20

近年来,鄞州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目标,以构建新型育人模式为导向,以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打造生动课堂、快乐课程、品质教育。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在教学的正中央。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培养身心健康、具有自我认知、社会责任和素质全面的现代学生。一是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制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区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小学高段、初中全面推行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整合国家、地方、校本课程,构建基础类、拓展类、实践类课程体系,落实选择性教育思想,推进因材施教,保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推进课业和课时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育综合减负做法被《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宣传。二是全面推进综合评价。建立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学生品德表现、学业水平、运动健康、艺术素养和创新实践等基本素养,开展“阳光学子”、“阳光学习小组”、“阳光班级”等系列评选活动,转变育人导向。推进德育导师制工作,完善学生生涯规划指导,推进全员育人,构建平等交流、情感互融的新型师生关系。三是全面推进关爱工程。在全市率先推进校园警务室建设,投入1000万元,聘用保安800余人,全区所有中小学、公办幼儿园和大多数民办幼儿园都已建成校园警务联络室,保障师生安全。实施公交化接送,推进保温餐柜和直饮水工程建设,提升学校食堂等级,推进住宿制学校热水淋浴工程,推行个性化校服,全面实施课桌椅提升工程,保障学生衣食住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坚持以教师为本,把教师放在学校的正中央。把教师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致力于教师队伍成长,让每一位教师共享教育事业发展“红利”。一是在政治上关心。出台进一步加强教师关心关爱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校长关心关爱教师。每年4月份组织开展“机关走访学校、倾听基层,校(园)长走访师生、倾听师生,教师走访家长、倾听家长学生”为主题的“三走访三倾听”活动,深入学校了解实情,广泛倾听教师、学生和家长社会的意见建议。二是在业务上帮扶。构建分层分类全员师训体系,完善教师专业成长梯队建设,落实教师360学时培训,教师年人均师训经费达到2800元。投入480万元,启动高端教师培养工程,搭建平台,培养教师队伍中的领军人物,2014年,自主培养了6名省特级教师、17名市名师(专业首席教师),数量均居省市首位。三是在生活上关爱。鼓励教师参加体育健身活动,落实教师体检待遇,将教师体检标准与公务员平齐,达到男900元/人、女1000元/人,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的作用,100%学校组建了教师俱乐部或文体社团,保障教师年人均2000元工会活动经费,丰富教师业余活动内容。落实相关扶助、补助政策,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

三、坚持以学校为本,把学校放在教育的正中央。把服务学校建设发展作为教育行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在高中段学校,深化普高课改,创建省特色示范普高3所,另有2所普高正在积极争创省一级特色示范普高;5所职高中3所为国家级重点职高2所为省级重点职高,其中职教中心和鄞州职高为全国级改革发展示范校。在义务段学校,鼓励学校通过特色课程建设、校园文化打造,推动特色校园创建,让老百姓家门口就有好学校。二是促进学校规范发展。出台义务段和高中段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规范义务段招生工作,坚持以“户籍为准、相对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分批有序招生;深化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取消“三限生”政策,实行招生名额按毕业生人数分配的做法。推进行政简政放权,规范精简各项考核、评比,推动学校章程建设,保障学校依法自主管理。三是促进学校优质发展。启动校长、教师交流,促进骨干教师、优秀校长区域内流动,提高教育均衡水平。组织第三方督导评估,开展教育教学质量奖评选。启动鄞州实验小学、鄞州实验幼教集团集团化办学,发挥名校辐射引领作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展高端办学合作,先后引进赫德实验学校、宝韵幼儿园、市一幼、北师大基础教育实验学校、教科院中海实验小学等项目,促进教育品质高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