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夷贝:真实地活着

01.02.2015  12:01

学做衣服 听Bob Dylan 读加缪

隆冬的北京雾霾是常态,那晚也依然。辨不清远处路灯的轮廓,只看到光影里朦朦胧胧蹦出一个越来越清晰的身影。32岁的“大龄文艺女青年”邵夷贝刚下课。站定后,她轻轻喘了口气,大眼睛在雾霾中闪着光。她最近在修服装设计课,学做衣服,出发点很简单——手工的东西更接近生活。

接近生活,这也是原创独立音乐人邵夷贝追求的态度。当年,她曾抱着吉他弹唱“大龄文艺女青年”该嫁个怎样的男人,如今,她用纪录片式新专辑《新青年》呈现自己和同龄人成长路上的迷失与找寻。她写的歌词从来就没有“不痛不痒”,小清新似乎只与她的甜美外表沾边,唱民谣的她始终直面成长,从未停止对现实的关注与批判。

做衣服让她有着真实的生活感

邵夷贝学做衣服的课程为期一个月,如今课程过半,她完成了半条裙子。没有抱着必定要学会的心态,仅仅想要了解这个手艺。“我有时候会愁,演出的时候要穿什么”,她笑着扯了扯衣角。老师都是做了二三十年衣服的手艺人,静气从容,琢磨每一个细节,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娴熟地缝制出好看的针脚,那种真实地制造一件东西的感觉,让她有感动到想哭的冲动。

如何穿针引线,怎样剪裁衣料,她拿出几张草图,是她跟着老师学画的,上面写着“胸腰差××厘米”“整肩宽××厘米”……还画着简单的图示,她用手比划着缝制的动作,跟我讲述做衣服的过程,专注得像回到了刚才的课堂。她说,做衣服在这一针一线间来回,特别有真实感,同时,她还觉得跟做独立音乐竟有相通的地方:“它们都用创意去创造美,把作者的情感寄托其中,让旁人产生共鸣。

Bob Dylan

帮她找到表达内心的方式

邵夷贝的母亲是一位老师,也是她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于是,小时候的她,连“在家做作业还要照镜子”这样的事都会被母亲在课堂上提及,再回忆起这样的事,她还是会无奈地笑。苦恼不仅有来自“班主任”的压力,更多的是不自由。所以,一直被狠狠管教着的邵夷贝一进高中,在大人眼里就“叛逆”了——她爱上了摇滚。

带着愤怒和骄傲,邵夷贝的高中时代是这样介绍自己的:“你好,我是邵夷贝,喜欢摇滚乐,你呢?”如果话不投机,她马上转身离开,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听摇滚。再聊起这些,小表情还是有点得意。直到在大学里组乐队,接触到不同风格的音乐,她的偶像成了罗大佑和Bob Dylan,尽管后者作为诗人和民谣歌手也玩摇滚,但他的歌没有无病呻吟,始终都在用质疑和抗议唱着真实世界。邵夷贝这才明白过来,不管是摇滚还是民谣,“原来音乐根植于自己内心的唯一理由就是真实”,这才是热爱音乐的原因。

于是,从上大学到读研究生,邵夷贝顺其自然地做着热爱的事:玩音乐。做鼓手时,因为力气不够大,她每次都要十分用力地敲击,可她觉得过瘾,那是用肢体语言表达自我。现有的音乐不足以表达了,于是,她开始写歌。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文 朱怡颖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