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着马云捐款,这很不科学

17.08.2015  13:48
    没当过国王,不知道国王头上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没当过首富,真不知道首富也“很痛苦”。“有钱的确很棒,但当中国首富可不是。这很痛苦,因为你是首富时,人人都会为了钱围着你转。”这是马云当了首富之后,曾经对媒体说过的话。如今,看他被网友“逼捐”,发现首富果然名不虚传,说话很有预见性。

事情是这样的:津城爆炸发生后,有很多网友跑去马云微博底下留言:“为什么不捐款”,“首富就应该捐1个亿”,“你不捐款,我再也不淘宝了”……

这些留言,好多其实是撒娇来着,带有戏谑和玩笑的成分,但也有很认真的,很愤怒很急切的。其实,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条留言:“首富就应该捐1个亿”。因为它最“精确”,但又最让人摸不着头脑。逼人捐款也就算了,可为啥首富就是1亿呢?怎么算出来的?好多人说这些留言就是“道德绑架”,讲实话,我没看出这些留言秉持着什么道德信念,倒看出一点“智商余额不足”。

更真实的情况,以及更为精确的数字是:马云以他在阿里巴巴的股权设立了专门的慈善信托基金,用于环境、医疗、教育和文化领域。胡润研究院发布《2014胡润慈善榜》显示,马云的捐赠额更是达到145亿元,刷新了中国慈善记录。而且,这个捐款额度,远超美国首富马克•扎克伯格所捐赠的数额(70亿元)。单纯从捐款的数量上来说,马云不仅是中国首富,而且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首善”。

蜘蛛侠》里有一句台词,叫做“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很多人之所以对所谓的明星、富豪和富豪他儿子,有特别的期待,就是因为他们掌握的资源多,能干得事情多,自然期望也就越多。逼捐,一般都是针对这些“能力大的人”。当然,也有地方把当地小学教师的工资,不打招呼就给“捐了”去修路修桥。那是有人为了完成“捐款指标”,搞强制性捐款。但是说到底,它早已超出“逼捐”的范畴了,是一种强力剥夺。而且,那也是有人潜在地以为,这些有“固定工资”的人,比一般的农民境况要好(其实真没有),应该拿出钱来为当地做贡献。

我以前一直把“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话理解成:如果你的本事越大,就比如你很有钱、很有才华,或者手握重权,就越应该多干些好事。就像蜘蛛侠那样,拥有了超能力,就不能“闲着”,扶危救困,就是他应该担负的责任。可现在,我觉得,这句话更为完整和准确的意思,其实应该包括这样的意涵:本事越大的人,越应该行事谨慎。就像手握重权的人,不应该滥用权力,因为一旦滥用,后果不堪设想,轻则腐败、重则亡国。再比如富豪,他们拥有巨额财富,即使他不拿这些钱去做什么善事,只要他不利用这些财富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其实也是负责任。

所谓责任,包括“积极”的一面,也包括“消极”的一面。蜘蛛侠拥有超能力,但你不能要求他把城市里所有的罪恶和不幸都管起来。火车快脱轨了他要管,有人调戏妇女他也要管,有人抢劫银行他要管,小偷小摸、猫咪走失、阿婆跌倒了,他都要管。这显然不行啊。你要容许他休息,允许他有脆弱的时候,留出时间给他发呆、吃个早饭,谈个恋爱。否则他会累死的。其实,只要他不使用这项能力去作恶,就算是他没干什么好事,在我看来,也算是有责任的——毕竟他要干点什么坏事,太容易了。

我现在老是觉得,我们对于“能力大的人”,要求过于“积极”了。其实,对于企业家而言,把自己的企业做好,别弄出假奶粉、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这就是负责任;把支付宝安全保障好、减少淘宝里的假货,这也是负责任。这样的责任,才是他必须担负起来的,公众有权利要求他们干好。但是,要切记的一点是,这种要求不能过界,要求他们管好企业,还要求他们为大灾难买单,这很无厘头不是吗?其实,是否无厘头,倒不是最要紧的,更要命的,是这种过于“积极”的要求,表面看起来正义爆棚,却会产生预想不到的恶果。

一个“富豪”,如果被要求为所有我们“看得见”的灾难捐款,最终只能让慈善变质、效果打折扣。因为还有无数灾难和苦难,我们看不见,媒体不会集中报道。美国权威公益刊物《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曾有文章指出:紧急的自然灾害中每人获得的平均捐款,往往要高于慢性疾病预防和治疗所获得的捐款。即使同属灾害救助领域,投向防灾减灾的捐款也远少于灾害发生后的救灾捐赠,尽管解决突发灾害的最好方法是事前预防。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所有“看得见”的苦难,永远是那些巨大的被媒体集中关注的灾难。

富豪们的捐款,如果都被要求用于这样的灾难,用于其它方面的捐款自然会减少。实际上,这样的灾难,也因为受到极大的关注,所以很多人此时也是很愿意捐款的,毕竟比较容易获得“点赞”。就像马云,捐了145亿元,但很多人估计都不知道。如果说,一味地要求他为“看得见”的灾难捐款,本质上对他而言是有好处的,指不定又诞生一位催泪的“中国好人”呢。但最终的结果,当然就是马云用于其它方面的捐款就可能减少了。更为糟糕的是,这样的“逼捐”,其实也是在鼓励慈善家在那种容易获得“点赞”的灾难中相互攀比,从而忽略其他方面的捐助。

要求“能力大的人”干这干那,提出过于“积极的”道德、经济和能力上的要求,本质上,其实是圣贤论、道德完美主义或者万能主义。但这是“不科学的”,哈耶克说,人的理性和能力是有限的,人的无知也是不可避免的。同样的,任何企业家富豪,即使他已经是首富,富可敌国,财富同样是有限的。让他自己理性地分配捐款,远比逼着他捐款,所能发挥的作用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