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济GDP速度减档 何处寻找浙江经济新动力?

26.01.2015  17:45
          这是我第五次采访省两会。 
  遇到了一个“第一次”——浙江2015年的GDP增长目标为7.5%左右,低于8%——据说,这是近二十年来的第一次。
  中国经济新常态,人们早已归纳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这三个本质特征。
  假如浙江经济是一台汽车,那么,在GDP速度减档之后,上哪儿去寻找全新的驱动力?
  在和代表委员们的交流中,我在不断地寻找着答案。
  正如省人大代表吕义聪说的:三十年前,精明的浙江人找到了市场里的商机,现在又一次要放出浙江眼光,在云计算、大数据里,敏锐地找到新时代的商机。【本网聚焦:浙江两会】
  浙江眼光+大数据=商机无限
  今年的经济会怎么走?
  今年的钱要怎么赚?
  遇到很多代表委员,我都会提这两个问题。
  “形势不容乐观,在传统制造业方面,可能要比去年还差。”省人大代表、温州东方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周德文对我说。而省政协委员、荣安集团董事长王久方用的表述方式,则是“下行风险依然存在。
  “经济形势总体趋稳。”省人大代表、中国原野农业集团董事长李星涛则属于谨慎乐观型。
  说谨慎,是因为他判断,“局部依然会严峻,尤其是低端制造业和高耗能产业,会继续淘汰洗牌。
  说乐观,是李星涛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充满了信心。“生态产业、环保产业、现代高生态循环农业……都会继续发展。”他说,从事新兴的产业,不能只看短期是否赚钱,要长期地看,战略地看。
  和经济走势判断类似,对于怎么赚钱,大家的回答也有共同的关键词:互联网。
  “现在大家为什么热衷于信息高速公路、云计算、大数据?因为谁更快更精确地获取市场信息,谁就占有先机,并产生经济效益,形成优势和竞争力,能对传统经济进行补充和提升。”李星涛自问自答。
  “发展信息经济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一次重大机遇,更多的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可能都会搭建强大的电商平台,这也是转型的机遇。”王久方则很郑重地对我说。
  正如省人大代表吕义聪与我说的:三十年前,精明的浙江人找到了市场里的商机,那么现在,又一次需要放出浙江眼光,在云计算,大数据里,敏锐地找到新时代的商机。
  “”生态+“”网络=小城生财之道
  如果老板们看问题的出发点,很多时候还围绕着自己的企业,自己所在的产业的话,那么基层父母官们,又怎么想的呢?
  我遇到了省人大代表、开化县委书记鲍秀英。
  说起发展,她先说了两个数字:2014年年初,钱江源头的开化日均快递包裹量不足500件,年底,增加到3000件。
  这6倍的增长,不是山里人学会了淘宝上买东西,而是学会了网上卖东西。
  1.5个亿,对于杭宁温等发达地区,根本不算个大数字,但这个网络销售额,对开化这个浙江“西大门”,以前以生态功能保护为重的山区县来说,却有着重要的意义。
  “土味”的生态条件+洋气的互联网联姻=开化的生财之道。
  “环保、健康、旅游……这些产业我们开化都有优势和条件”,她说,“新常态下,开化把培育新的增长点放在首位,继续做好生态这篇大文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发展生态经济。
  再翻翻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也正强调,环保、健康、旅游、时尚等产业,将成发展重点。
  实体经济+信息经济=未来发展
  在省人大代表、台州市民营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任金森的时间表上,开完两会,马上要去拜访各大品牌服装的网上旗舰店。
  受电商的冲击,任金森的一家百货商场生意清淡不少。但对于互联网经济和实体经济,他有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这是一个共存的关系。传统行业应主动出击,结合互联网,探索全新商业模式。
  他准备主动邀请电商进驻他的商场,“线上线下一个价,你可以网上下单,到我实体店里提货。网上有价格优势,我们实体店可以体验,服务好。
  浙江是市场大省,现在实体经济或多或少受到了冲击。任金森的尝试,其实已在进行。
  2014年,我省致力于“互联网+X”的融合渗透,改造传统市场、传统产业和传统企业。比如针对市场大省特点,通过电子商务形式,把实体市场与网上市场相互融合,推行“一商两店”、“一市两场”的传统市场转型升级。
  省人大代表孙利育对此深有体会。“我省茶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电子信息化经济模式助推了茶叶的经济发展”,孙利育边说边用手比划起来,“我们新昌,有中国茶叶交易市场,今年仅一个双十一,把传统销路搬到了网上,有接近1亿元销售额。
  在孙利育眼中,电子商务、信息化融合的新常态经济模式,不仅仅可以点个赞,更应该上“头条”。末了,用她的话说是:“这种经济新模式是实体市场的有效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