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注销的“通达”为何还在工作 有多少维保电梯没有移交

15.10.2015  10:46

    质监部门:10月底前正式注销,3000多部电梯已移交2500多部

    留出3个月缓冲期是为了让电梯移交更顺利

    仙林苑电梯依然是通达公司在维保。李阳阳 摄

    杭州仙林苑小区居民对电梯困人事件的质疑,再一次把杭州通达电梯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达公司”)拉进了众人的视野——这样的公司为什么还在继续营运?

    “通达公司”从“”到“”,只经历3个月——10年经营中的沉疴,最终因为一起事故而暴露无遗:2005年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今年7月30日,杭州新华坊电梯出事,一位花季女生不幸身亡;8月4日,事故技术鉴定报告证实,对电梯维保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报告公布后一个月的9月8日,杭州“下城发布”官方微博发布消息——7.30电梯事故是一起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事故,维保单位通达公司负主要责任,通达公司被按程序注销维保资质。

    从政府职能部门的通报来看,“通达公司”已经不存在。可现实中,一家被注销的企业为啥还在继续维保?

    据了解,之前由“通达公司”维保的电梯有3000多部。这些电梯又何去何从?质监部门做出了什么处罚,又会有什么解释?

    通达公司:

    2500部电梯已移交完毕

    仙林苑小区居民们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因为早在一个多月前的9月8日,杭州7.30电梯事故处置领导小组就做出处理决定,认定事故是一起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事故,维保单位通达公司负主要责任,会按程序注销通达公司维保资质。

    工商注册资料显示,杭州通达电梯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1000万,经营范围包括电梯保养维修。仔细观察“下城发布”官方微博的原文表述就是:“按程序”注销通达公司维保资质。

    早在9月9日,钱江晚报的报道中就发现了这个疑问。当时报道原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按程序就是,事故处置领导小组先“按程序把注销通达公司维保资质”上报给相关部门,走流程后最终予以注销,也就是说截至昨晚记者发稿时,通达的资质还没有正式注销。

    即使没有被正式注销,通达公司也不应该继续从事电梯维保——这是不少居民的一个共识。当居民发现被勒令注销维保资质的电梯维保公司,依旧在从事维保工作时候,不免会有所怀疑——这家通达公司是不是“避过了风头”,然后又悄悄地“另起炉灶”?

    昨天下午,钱报记者电话联系上了杭州通达电梯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称,他们是刚刚收到将被注销通知,换句话说:按程序注销——此前的注销仅仅是在走程序。

    “在走被注销前的程序过程中,我们依然具备维保资质。”他说,他们还能对电梯进行维保,包括15天/次的日常保,和季度保、半年保、年保。

    不过,杭州通达电梯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也承认,出了那么大的事情,公司是扛不过去的。“谁都不想经营了多年的公司一朝关闭,做了各种努力,改变不了结局。”该工作人员并没有说公司会在什么时候解散,但他们正在配合各小区物业,陆续移交维保的电梯。“在此前,我们会继续做好日常的维保工作,确保电梯能够正常安全使用。

    钱报记者了解到,事发前“通达公司”共负责3000多部电梯的维护保养,涉及杭州的多个小区,截至目前已经先后移交了约2500部电梯给新的维保单位,剩余的电梯也会在月底前移交完。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李阳阳 鲍亚飞 实习生 储溪云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