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前15天内 退票费逃不掉了

10.06.2015  10:55

   针对囤票者利用改签再退票的漏洞,铁路部门今起出新规

   一个账号一次限购5张票、身份核验……为了“斗牛”,铁路部门也是蛮拼的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除了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互联网红旗下的行为习惯。

  自从2010年1月30日,12306铁路客服网站开通并且试运行起,网购火车票几乎成了每个人出行的第一选择。

  在此之后的六次春运中,大家可以看到:在代售点和火车站窗口排队买票的人越来越少了,与此同时网上买票则成为了最主要的购票方式。

  但与此同时,原来扰乱着购票市场的黄牛们也纷纷转战网络,一场看不见的暗战由此拉开帷幕(见图):

  铁路部门不断地完善目前的购票规定,相继推出了多条便民购票措施,与此同时也先后完善了之前遗留下的一些规则“漏洞”,尽力做到公平公正。

  就比如近日,12306铁路客服网站又发布了一条火车票改签新规,进一步完善了目前火车票改签退票制度。

  建议大家花上一分钟看完这篇稿子,因为这一分钟能帮你省下不少钱。

   开车前15天内,再怎么改签,退票费都要收了

  新规规定:自2015年6月10日起,对开车前48小时~15天期间内,改签或变更到站至距开车15天以上的其他列车,又在距开车15天前退票的,仍核收5%的退票费。

  去年12月1日起,铁路部门逐步将火车票预售期从之前的20天延长到60天后,铁路部门也推出了开车前15天以上退票不收退票费的便民措施,受到了广大旅客的欢迎。

  不过铁路部门也表示,有少数囤票者利用这一便民措施改签车票,不仅逃避了囤票成本,还占用了客票资源,影响了其他旅客正常购票。

  “以前有少数囤票者会先购买同方向好几天的火车票,然后在开车前几天确定最终具体行程后,再把不需要乘坐的车票,先改签到15天以后,然后再退票,这样不会产生任何退票费用,但却占用了很多票源,使其他需要乘坐列车的旅客无法买到车票。”铁路部门工作人员举了个例子:今年春运期间,有媒体就报道,上海一对夫妻为了回哈尔滨,先后囤积了21张火车票,再挑选了最合适的一天走。

  这都是钻了规则的空子。

  此次铁路部门调整完善车票改签服务措施,目的就在于进一步遏制囤票行为,满足旅客在春运和节假日客流高峰期的购票需求。

  新规实施后,这条潜在的“漏洞”将被彻底堵死,简单一点来说,就是开车前15天内,无论你是把车票往后改签多少天再去退票,都是要收手续费的。

  也有少数人会那么认为:如果在开车前15天内,把高等级席位和车次改签成低等级席位和车次再退票,是不是就能省掉一些退票费?

  不好意思,新的改签规定也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办理“车票改签”时(即到站不变),新车票票价高于原车票的,补收差额;新车票票价低于原车票的,退还差额,同样对差额部分核收退票费。

(本文来源: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吴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