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车首次失血 需求持续疲软

06.02.2015  11:42

当宝马、奔驰、保时捷等豪华品牌还在为库存和补贴政策与经销商协商时,英菲尼迪、路虎、凯迪拉克等二线豪华品牌却已经拉开了国产大幕,抢夺进口车的市场份额。

前不久,捷豹路虎与奇瑞的首款合资车型—奇瑞路虎揽胜极光就在上海高调上市,拉开了二线豪车品牌今年国产入市的序幕。在此之前,东风英菲尼迪方面表示,2015年将引入三款新品,除Q50L外,其SUV车型QX50也将在今年一季度国产。

随着二线豪华品牌集体国产,进口车商为消费者提供的选择车型也在逐渐减少,这实际上会造成进口车市场“失血”,增速也会连年下滑。

二线豪华品牌国产冲量

数据显示,以奥迪、宝马、奔驰为代表的德系三强,除奔驰仍在进口车市保持近40%的高速增长外,销量排名首位的宝马,同比增速已降至1%,而奥迪的销量增速已经为负值。

这一局面的改变,与二线豪华品牌集体国产不无关系。2014年,凯迪拉克ATS-L、英菲尼迪Q50L、沃尔沃S60L均实现了国产,更低的售价也是赢得了市场的认可。以英菲尼迪为例,去年该品牌在进口车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速为130%,是增速最快的二线豪车品牌。到了2015年初,国产奇瑞路虎揽胜极光的出现,更是让进口车看到了威胁。

率先超过“10万”年销量的捷豹路虎,开始从今年起释放13万辆的年产能,网络扩张步伐随之提速。紧随其后的沃尔沃,早在4年前,就宣称2015年目标销量要达到20万辆,而去年沃尔沃的在华销量为8万辆,冲量欲望强烈。后起之秀英菲尼迪,将10万辆的达标线放到2018年实现,去年该品牌在华销量突破3万辆,这意味着未来4年该品牌的年销量必须保持40%左右的增速,才能完成目标。

不过,在市场增量放缓之际,二线豪车品牌的冲量之旅并不轻松。

进口车“失血”中

当二线豪华品牌意气风发时,进口车却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低的增速。自去年年底,宝马经销商率先“揭竿而起”,要求厂方进行利润补贴后,保时捷、大众等进口车商也纷纷要求补贴。此时,进口车市场减速换挡的迹象已十分明显。

从去年7月开始经销商库存出现恶化,大幅超过去年同期水平。11-12月进口经销商库存深度达4.2个月,超过2012年库存高峰值。进口车市场优惠幅度随之维持高位,经销商生存压力猛增。

数据显示,2014年进口车供给增速继2012年之后再次反弹,累计进口量142.3万辆,同比增长21.6%。但市场需求增速却在逐步回落。去年全年增速只有13.2%,10、11两月进口乘用车上牌量同比增长仅为2.7%,低于同期26.7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缘于国内车市整体需求疲软,另一方面进口车国产车型的增加也使原本不大的进口车市场受到冲击。有数据统计,2013年,包括奥迪A3 1.4T、奥迪Q3、宝马X1和沃尔沃S60在内的四款进口车累计销售约4.51万辆,占中进汽贸进口车统计的4.4%。但在2014年随着这些车型国产后,前十月四款车累计销售同比下滑了85.3%,进口车市场的销售规模也因此而缩小。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胡建国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