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检释放进出口改革新红利 打造外贸经济升级新引擎

08.09.2015  23:24

  中新网宁波9月7日电(记者 林波)“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天一生水,海定波宁。”宁波,在时间的涤荡中,尽显温婉内敛的秀气和灵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练就勇于超越的气魄和胸襟。

  沿着杭甬高速一路往东,在高速终点,看见海的地方就是北仑。傍晚,宁波北仑华灯初上,流光醉影。作为宁波的经济重镇,北仑一直不动声色的坐拥宁波港,林立的高楼和浮光灯火,都似在显示着他的富足与倨傲。

  在北仑,有这样一片热土,它以临港区域占地6.3平方公里的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国际物流园区为平台,以国家质检总局市场采购政策为依托,创造了进出口商品的“宁波模式”,不仅顺应了检验检疫部门职能转变的潮流,更释放出源源不断的改革红利,成为浙江打造外贸经济升级版的又一强劲增长极。

   政策优惠

  北仑霞浦物流园区突围引四方企业

  2009年,站在北仑霞浦“物流园区”的街头,入眼的满是集装箱车,尾气卷起扬尘,与各个集装箱堆放点交相辉映,仿若一幅混杂的工业街景。2009年5月,整合多区资源,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霞浦)现代国际物流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正式成立。

  2015年,再次置身于这块土地,集装箱整齐排放,仓库里放满等待装卸的进出口物品,一旁的外贸龙头企业大厦里,工作人员紧张地安排着今日可检验完成的进口货物,一幅现代工业港口小镇跃然纸上。

  时隔6年,这个地方已改头换面,已全新的面貌迎接港口经济时代的到来。

  2012年,宁波鑫鹭甬日用品工贸有限公司成为首批入驻示范区的企业,从厦门到北仑,谈及入驻的缘由,该公司单证部翁少敏接手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是政策优惠。”他表示入驻园区后最大的感受是“省时、便利,节省物流成本”。

  在翁少敏看来,园区通关便利化等配套优惠政策的最大特点在于变“多地、多次、多批”申报为采购组货地一次申报,变“分地、分次、分批”查验为一次查验,组货出口时间从平均1-2周缩减到2-3个工作日。

  据计算,在园区里开展业务后,他们公司的单证报检及仓储等各种费用已经节省了数百万元。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先入区企业尝到了便利化政策的甜头,随后出台的一系列其他政策更是令企业心动不已。

  目前,园区累计300多家企业参与其中,其中不乏一批宁波市的外贸龙头企业,中基集团、环球控股、新景进出口、君安物产、前程进出口等72家年进出口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宁波外贸强企先后入驻示范区,宁波市外贸百强企业的入驻率已经达到36%。

  释放红利

  市场采购的“宁波模式”

  从2009年开始,宁波市一批有自营出口权的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开始谋求转型,从原来单纯以加工或出口为主的工贸结合型模式,转型为“市场采购+组合包装+出口配送”为基础的供应链配送模式。

  在这种新情况下,企业需要从市场上采购来自全国各地的成百上千种商品,根据客户的需要重新组合拼货配送出口,一个集装箱通常可以拼几十种甚至上百种货物。而按照传统做法,这些从不同商家采购的货物需要分别在货源地进行报检,办完所有手续需要一周以上。

  为促进采购贸易提速和企业向供应链运营服务商转型升级,2013年1月,北仑检验检疫局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协议,以现代国际物流园区为平台,设立并协作共建宁波进出口商品采购贸易改革示范区。

  有别于传统的市场采购模式,“宁波模式”充分发挥港口区位优势,将一体化通关与降低外贸企业经营成本进行对接,对内搭建出口监管仓、中小企业组货平台和输非商品采购配送中心三个功能平台,将口岸作为出口货物的最终境内节点,帮助贸易企业削减采购成本;对外主打“并联式”通关模式,实现检验检疫、海关等部门的一站式监管服务,力推“信用放行”和产品质量源头追溯机制,缩短企业放行出运周期。

  示范区运行3年来,企业组货通关时间缩短累计超过50万小时,一个货柜平均减少综合物流成本2000元左右。

  “‘宁波模式’的优势在于减少批次查验,推行信用放行,探索多元共治,形成行业市场质量治理合力,既‘放活’又‘善管’。”宁波检验检疫局驻物流园区现场办副主任张恩坦言。

  为了这个“放活”又“善管”,作为示范区协作共建一方的宁波北仑检验检疫局在一开始的顶层设计中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口岸申报、集中监管、风险监测、快速核放、后期追溯”的监管思路,形成了“管理园区化、企业规模化、监管信息化”的三大特色。

  2015年7月5日,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国际物流园区高分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现场考核,成为全国首个港口物流服务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宁波进出口商品采购贸易改革示范区独创的“依托港口优势、降低外贸物流成本、实现有质量发展”的市场采购“宁波模式”,更是受到了考核组全体成员的高度评价。

  助推外贸

  打造浙江经济升级新引擎

  “嘀嘀……”在园区内的一个仓库,工人们熟练地驾驶着叉车,穿行在堆满了货物的货架间,一批即将发往美国的儿童玩具经检验检疫合格后正在装箱出运。

  “这是我们公司市场采购出口的第1万2千批货物。”宁波市外贸百强之一的宁波凯越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运营支持事业部副总经理吴大庆介绍。

  “以往,外贸企业在组织货物出口时,就像抓中药的郎中,大多数国外客户的订单比较小,每单的货值仅几百到几千美元,一个货柜里一般要装二三十种货物,多的要装五六十种货物。这些出口商品从组货到全部完成检验,起码需要一两周时间。”

  该公司自2013年1月入驻宁波进出口商品采购贸易改革示范区以后,市场采购配货到监管仓库,在组货装箱前完成检验检疫监管,整合后可将几十种货物一次报检,整个物流配送更加快捷。”

  说起示范区监管的便利化,吴大庆喜气洋洋。“借助示范区的优惠政策,公司市场采购货物可以在园区实现‘一地、一次、一批’集中申报和监管。”正是看中这种模式具有的竞争优势,截至目前,凯越旗下8家宁波子公司的采购业务全部进驻园区,每年有超过4万标准箱的货物发往海外市场。

  凯越公司的迅猛发展只是示范区三百多家入驻外贸企业的一个缩影。作为2012年入驻的首批贸易企业,凯越公司的背后是一张由数千家相关企业、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其中的临港贸易关系网。

  宁波港是中国最古老的港口之一,是长三角州除上海港外唯一拥有远洋航线的港口。北仑港是宁波—舟山港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宁波“港口经济圈”的核心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国际物流园区充分依托港口优势,打造外贸经济升级新引擎。

  据统计,2014年,示范区进出口贸易额达25.6亿美元。“宁波模式”为宁波港加快由“国际大港”向“国际强港”,由“交通运输港”向“贸易物流港”的战略性转变添上了浓重的一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