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壁画,是敦煌的起源

21.10.2015  08:29

克孜尔石窟壁画

    最近中国美术学院的国际性交流研讨活动频频,先是举办了第九届IMPACT国际版画会议,紧接着就是“包豪斯与创造力”国际研讨会。而今天,“2015年克孜尔石窟壁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美院正式召开。

    为了让普通人也对克孜尔石窟壁画有所了解,“千年叙述——中国岩彩绘画作品文献展”,也在研讨会期间,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

    我们先来说说这个研讨会的主角,一个神秘的国度——“龟兹(qiū cí)”。

    龟兹,是我国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是丝绸之路北道中段的咽喉。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龟兹是古印度、希腊-罗马、波斯、汉唐文明在世界上唯一的交汇地。

    而中国老百姓人尽皆知的“西行取经僧”唐玄奘,就在他的《大唐西域记》里,提过“屈支”(即龟兹),并写道“龟兹伎乐,特善诸国”。

    这是一个人人擅长音律伎乐的地方,在艺术方面有着不凡的造诣。而这种不凡,也体现在了龟兹地区的石窟壁画之上。

    美术史上,没有人可以绕开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那些被画在岩石上的野牛和野马是文化与艺术的萌芽,被称为人类美术史上最早的绘画记录。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石窟壁画是美术的源头。

    相比如今人们熟知的敦煌,龟兹地区的石窟艺术要早200到300年。

    龟兹地区的克孜尔石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佛教石窟,去年6月22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它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处长毛建波教授表示,在中国几十年的敦煌艺术研究当中,浙江一直是一个研究的重镇。常书鸿、樊锦诗等,都是从浙江走出去的研究人才。

    但多年的研究至今,敦煌艺术研究也遇到了瓶颈,就是当研究者在追溯敦煌艺术的起源时,有一些模糊而不真切的地方,“而早敦煌300年的克孜尔石窟,刚好提供了这种起源的资料。

    在接下来的5天,来自世界各地11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将根据各自的研究领域,参与到五个版块中,公布自己的各项发现与研究成果。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陈淡宁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