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幼小衔接的误区 你中枪吗

15.03.2015  18:11

    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校长俞国娣。记者魏志阳 摄

    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明起预报名

    昨天早上9点,离校长讲座还有半小时,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校长俞国娣来到校园,发现一些家长8点多就来了。俞国娣悄悄打了一个电话,两分钟后,校园里响起了动听的音乐。

    细心是俞国娣的特质,她把这种特质也融入到了崇文实验学校的文化中。周一开始,学校开始接受预报名,俞国娣说,每年这个时候,就有不少家长会发短信来问:“俞老师,我小孩下半年读大班,他需不需要上幼小衔接班?”细心的俞国娣发现,现在家长们都很重视和关心幼小衔接问题,但其中有些家长走入了升学的误区。所以,这次的校长讲座,俞国娣就是从三个幼小衔接的误区开始的。

    幼小衔接

    这三种现象不可取

    俞国娣说,对于要不要上幼小衔接班,这是一个大问题,可能500字也解释不清,她的建议是:因人而异。在幼小衔接的问题上,有三个现象比上什么培训班更需要引起家长的注意。

    现象一:重知识,轻能力。

    许多家长认为,民办小学招生时就是考察孩子会不会拼音、识不识字、会不会算术。其实,学认字或算术讲究顺其自然,这些知识在进入小学后,学校会零起点教孩子,学校看重的是孩子表现出来的学习知识的能力。

    还有一些家长希望小孩能提前识字,能有超出同龄人的识字量。他们会这样跟孩子说:“今天,你把这两个字记下来,否则就不带你出去玩。”这是一种典型的消极暗示,会给小孩一种印象:识字是个坏东西,它影响我出去玩。长此以往,孩子会产生厌学的态度。

    俞国娣建议家长,不妨改成这种的方式引导孩子:如果今天你能把这两个字记下来,妈妈就带你去少年宫玩。

    现象二:搞突击,缺坚持

    幼小衔接不是突击去学校上课,衔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比如培养小孩的专注力,不断地从生活小事上锻炼孩子,而不是带小孩去上一天两天的训练班。

    现象三:只焦虑,不行动

    很多家长为了升小学的事急得焦头烂额,但就是没见他们带孩子去学校看看。许多年轻家长宁可刷微信,也不愿意花一分钟的时间去跟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