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春日赏一赏曾宓的笔墨流年

28.02.2016  12:34

曾宓作品《老羊似我

曾宓作品《岁月无痕

曾先生的展览杭州不少,常见常新,但有一批作品,曾先生自己也有十年未曾谋面了。

那是2006年3月,曾宓从自己的历年精品中精选66件,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的“当代美术名家精品珍藏库”。

2月26日起,这66件作品和他的十余件新作一起,在浙博西湖美术馆展出。

展览的名字,在这春日里念起,淡然而温暖,叫“笔墨流年”。

很多人不知道,曾宓先生的女儿曾莹,就是浙江省博物馆陈列部的专家。所以,父亲很多展览背后的细节与心思,都来自于她,比如说,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画册,有很多是曾莹亲自设计的。

这一次展览的消息,也首见于曾莹的微信。

在旁人眼里,这一对父女很有爱,说句家常话也要拉着手,曾先生的眼神柔柔的,仿佛眼前立着的是个洋娃娃。曾莹说,那是大家没见过曾先生对外孙讲话,“嫩得能滴出水来。”展览的角落里,有两盆植物,那是她和儿子特意备了,送给曾先生的礼物。

在这样的爱意里,曾莹对父亲的了解很深。为这次展览,她写了一段文字,篇幅短短,却足见作品背后那个素朴诚挚的曾先生。

在女儿的心里,数十年之间父亲经历的好好与坏坏,都如同此时此刻的作品,令人感恩人生的丰沛。

曾宓挑选这批作品是非常有心的,从上世纪60年代在美院学生时代的习作起始,大部分则是创作于90年代到2000年初的精品,用曾莹的话来说,那是父亲的“黄金十年”。

作品背后,是那个如同作品般“我行我素”的曾宓先生。很多人都还记得,上世纪60年代,黄宾虹先生去世还不过几年,他的作品老笔纷披,浑厚华滋,但当时的美院不提倡学生学,怕学生在没有领会到黄老先生的笔墨精髓之前就充满习气。但曾宓十分喜欢,悄悄地在周末独自临摹体会。

一个周一的上午,一张曾宓临摹黄宾虹的习作,挂在教师墙上没有取下,被常到国画系教学大楼指导学习的潘天寿院长看见了,大家以为曾宓一定要挨批评了。没想到这位作画治学严谨的院长,默默注视了一会后,说了一句令在场所有人都深感意外的话:“黄宾虹的画,曾宓倒是可以临习的。

一别十年,再见这66件自己的心血之作,除却数十年与笔墨相伴的回忆,曾宓先生心头也有对当年决意捐赠的暗许:“幸好当时留下了这一批画,现在画画已经没有感觉了。

这些年,每逢展览,曾宓先生总是说,自己真的不再画画了,唯一的兴趣是书法——这不仅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对画画已经失去了感觉,对书法的感觉却依然丰盈,也因为他觉得,和画画比起来,书法在今天的处境着实是太委屈了。

每次相遇,曾宓先生的话语都不多,但每一句都发自心底。那一天,他领我们到展览地下一层,走到底是一张近年的书法新作:“我之为我,自有我在。”这是一句来自《石涛画语录》的话,意思是:我之所以是我,是因为有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这一定,也是曾宓先生的心里话。

告别时,曾宓先生说,最近的日子,他封笔了,准备用两年时间养养气,也养养感觉。他担心,就这么写下去,书法要变“”了。所以,现在所有的雅集、现场书写,他都统统回绝了。

所以,大家更不能错过这一场展览了。这一次的展览,一直持续到3月底。另外,3月5日,在延安南路的金彩画廊,还会有一场曾宓先生的书法展览,展出二十张他不久前的作品。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林梢青        编辑: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