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来临安与“美丽公路”来段“艳”遇

17.09.2015  14:12

银龙卧翠

晚秋艳遇

曲径通幽

  这个国庆,来临安吧!因为沿途你会享受到超值服务。
  这份超值服务来自于风景怡人的“一廊十线”,来自于临安乡间的“美丽公路”。因为,还没有到达景区,你已经提前享受在沿途的一座座“流动公园”里了。
  停车、赏景、拍照……是必须的。因为每一个“路边公园”都有故事:昌化水灯、馒头迎客、知青桥、月亮工坊、杭徽古驿站……让你不觉中久久流连,盘桓不舍。
  今年年初,我省公路建设亮出了“五个一万”工程,即:改建完善国省道、提升农村公路等级、完成农村公路维修、
  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各1万公里,建设港湾式停靠站1万个。
  就在全省公路建设为“便捷、畅通、安全”吹响冲锋号时,临安公路已经在提前享受“美丽”了。省公路局
  有关负责人表示,临安建设“美丽公路”的经验将适时向全省推广。
  
   景观之路 驱车驰骋 惬意满怀
  用取自溪中的鹅卵石砌成的花坛,拙稚中泛着古朴和雅致。花坛里,一串红怒放一路;公路两旁的雷竹林下,一道道竹篱笆迤逦向前,映衬出竹子的清幽和淡雅;车窗两侧,塑钢围墙内的农家院落清新而闲适,不时有石榴垂枝、红柿出墙……
  去年国庆前夕梳妆一新的临安13省道(太湖源山水田园精品线),把农家的质朴和山乡风情恰到好处地掺糅到园林设计中,使公路成为移步换景的“流动公园”,使清溪翠谷间多了几分人文和灵动。驱车驰骋,惬意满怀。
  为打造太湖源精品线,临安交通和相关部门在道路沿线开展了“违建违章大拆除、景观节点大改造、堆积物大清理、路面立面大整治、绿化美化大行动、村容村貌大革命”六大专项行动,还在沿线建了“葡萄园”、“桃园”、“水园”、“百草园”、“茶园”、“红叶园”。它们既是各村的村标,也是点缀在13省道上的一处处流动风景。
  去年以来,在临安,像13省道一样被施以“美容术”的还有杭徽高速公路和其在临安境内的9大出口沿线(统称“一廊十线”)。
  建设“一廊十线”,是临安为打造“百里画廊,千里画卷”,建设“山川秀美、城靓村美、生活和美”三美临安而着手的环境“揭幕战”。“一廊十线”总里程近400公里,囊括了临安所有的国省道,目前已全面完工。
  为全力把杭徽高速公路塑造为“百里画廊”,临安动员沿线11个镇街,结合“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工作,先后对高速沿线500多个节点(区块)实施整治,重点治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路牌广告、裸露山体、绿化断档等视觉污点,还在沿途种植2000余株各色彩林。眼下,临安正对高速沿线“一带一区一点”实施景观提升改造,朱村、柯家村、雅园村将成为“百里画廊”上的新景致。
  为精心打造10条美丽公路,临安制定了“拆、整、补、添、改、露、遮、拦、换、建”十字工作方针,将美丽公路精品线建设与干线公路“国检”、省市“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以及农村公路改建等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对10条道路沿线的1070个区块(节点)实施整治,整治违法违章建筑、非公标志标牌等1202处近16万平方米。
  同时,利用空地和闲散地,实施绿化美化,打造园林式景观节点。共对115个村口实施美化改造,建设104个主题景观节点,新增文化景墙542处,实施了83.5公里道路提升工程和41条道路路面改造,种树6万多棵,新增绿化彩化43.1万m2。破立兼施之下,藻天线高速出口的一片荒地变成了花团锦簇、绿草如茵的“天目迎客”;白沙村口原本杂乱的违建变成了迎宾小公园;金岫村的制砖厂变成了绿地;昌文线入口处的无序指示牌,换成了统一的非公路标志标牌……“一廊十线”成为镶嵌在临安群山阡陌间的一条条缤纷大道。
  
   人文之路 美景文化 相映成趣
  临安建设“美丽公路”,不是简单地栽花植树种草,而是将沿途的历史文脉和文化记忆,进行重拾、整理、再现,使之与优美的自然景观相映成趣。用临安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周杰的话来说,就是“既要让公路靓起来,也要记得住乡愁。
  为了记忆里的乡愁,昌文线上,“昌化水灯、放排人家、馒头迎客、狮舞迎丰、知青桥”等文化记忆被一一“”到了公路边。“放排人家”再现的是在没有桥的岁月里,群众靠竹排摆渡来回柳溪江的历史;“知情桥”诉说着河桥百姓与几十位杭州知青的深厚情谊;“馒头迎客”追溯的是湍口洪岭百姓用馒头祭祀方腊起义军的集体记忆;“狮舞迎丰”则向路人解读省非遗“红毛变狮”的初创者们是如何在饥馑岁月里振臂一呼,组队上路舞狮,募捐钱粮解救饥民的故事。
  太阳公社精品线的路旁,则陈列了老旧拖拉机和各式农耕用具,红砖、黑瓦、泥墙、陶片被修饰在农家院墙,呈现了农耕经济的恬淡和静美;藻天线上,“月亮桥影”、“月亮工坊”则把你带进“月上柳梢头”的浪漫仲夏夜。
  13省道横街村的“葡萄园”、青柯村的“桃园”,都承载着钱王和戴妃的爱情故事,又与横街的葡萄和青柯的鸟笼产业相呼应;里畈村的“百草园”,黄泥墙,茅草屋,黑瓦檐顶,既唤起人们悠远绵长的乡愁记忆,又是太湖源镇作为生态之乡“百草葳蕤、林竹森茂”的缩影;指南村秋色盛名在外,在村口建“红叶园”,则是特色景观和村庄品牌的完美融合……
  颊浙线,一头连着黑白徽州,一头连着烟雨杭州,如今,它拥有一个新名字——杭徽古道精品线。沿着青石铺成的“杭徽古驿站”小道,拾级而上,但见马厩里,粮草丰盈,古长廊内,炉火摇曳,茶壶沸腾,仿佛风尘仆仆的行者才刚刚落脚。
  ……
  临安的十条美丽公路,每一个景观节点就是“一幅画,一部书”,各个节点都把自然、文化和产业共冶一炉,艺术再现了“三美”临安丰富的人文内涵。
  
   致富之路 美丽公路 美丽生活
  位于昌文线旁的湍口镇迎丰村,虽然毗邻温泉酒店,但以往游客过村而不入。“美丽公路”建成后,迎丰村办起了农家乐,做起淘宝生意,还计划建设绿道、农家乐一条街等。
  获益于“美丽公路”的还有太湖源镇白沙村。去年9月底,太湖源精品线建成后,白沙村村民对自家的农家乐也同步实施升级改造,尽管消费价格涨了近三成,但国庆期间,白沙村的游客量同比还是增加了30%,农家乐经营户的收入也增加了近三成。
  今年,尽管受不利天气影响,藻天线旁的天目山镇,农家乐的生意依然增加了30%。
  美丽公路正在带来美丽经济。
  依托美丽公路建设,如今,在河桥、潜川、天目山等地,以横岭慢生活、“太阳公社”等为代表的众多民宿相继破土动建。目前,临安全市已有10家民宿陆续开业。风和日丽、斐文野奢、米亚罗等民宿,房价高达600-1000元/天,仍一房难求。
  鉴于民宿经济的炙手可热,临安提出要用三年时间打造30个民宿“院落”,20个民宿“部落”,10个民宿村落,临安民宿经济,“钱景”可待。
  除了民宿经济强势崛起,临安农家乐也争相求变。今年年初,一纸旨在促进农家乐产业规范升级的文件下达至农家乐经营户。未来几年里,临安农家乐将陆续领照经营,农家乐将更加规范、卫生、安全、上档次。
  伴随着美丽公路建设,临安20个景区景点也“抱团”实施提标改造。未来两年间,临安要全力争创4A级景区10个,3A景区全覆盖,临安旅游的舒适感、获得感、满意度将大大提升。
  同样受惠于美丽公路,2014年,临安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78元,增长10.9%,增幅超城镇居民0.6%。今年,临安游客量有望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有望跃上100亿元大关。
  “要致富,先修路”,在临安找到了新佐证。(本站编辑 贾晓芸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