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欢笑那么短 痛那么深

12.06.2016  21:57

    2015年6月12日,沪指攀上5178点的巅峰,然而之后的大跌让股民至今唏嘘

    2015年6月12日,沪指最高触及5178.19点,就在市场陷入兴奋与疯狂之时,这场始于2014年中旬的“大牛市”在这一点位嘎然而止,股指随即掉头向下,并引发融资崩盘,大调整由此开始。千股跌停、千股涨停、去杠杆、熔断、国家队……过去的一年,这些词汇深刻地烙在股民脑中。

    今天,在5178点一周年来临之际,钱江晚报记者采访了杭州一些投资者,回顾这一段疯狂而惨痛的经历,反思投资教训,共同期盼在经历风雨之后,新一轮的牛市能够早日来临。

    杭州某文化公司老板 陈晓军:

    一年亏了6000多万

    一度考虑卖掉公司

    “8000万的本金,损失超过6000多万元,离回本还早着呢。”回想起这一年来股灾带来的惨重损失,已有近20年股龄的老股民陈晓军连称自己“犯了不该犯的错误”。

    “去年5月份,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向我推荐了一只新能源汽车概念股,说是会有重大资产重组。我就把原来拿着的贵州茅台、五粮液全部卖。5月中下旬,差不多8000万元的本金,我孤注一掷全部买了这只股票,后来还融资2000多万。”陈晓军说。

    去年6月15日,大盘开始大跌,不过陈晓军并没有放在心上。没过几天,他还带家人到澳大利亚度假去了。

    之后,A股屡屡上演千股跌停,陈晓军提前结束度假回国。然而此时,股价已比成本跌了四成多。之后,他又先后融资2000万元左右抄底,结果又被套了进去。

    陈晓军自己办了一家文化产业公司,这几年业务一直在稳步增长。之前有家上市公司曾找到他,提出2.5亿元收购他的公司,当时他没有答应,准备自己筹划上市。面对大跌带来的惨重损失,加上IPO遥遥无期,陈晓军一度考虑答应这家公司的要约收购。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纠结,终于还是忍住了。到去年底,股价反弹了近20%后,陈晓军卖掉了部分股票,还清全部融资,心里总算踏实些。

    今年1月份,大盘再次暴跌,陈晓军的这只新能源汽车股股价又跌掉了四成多。“股价差不多跟去年股灾时的最低价差不多了,账户市值最少时只有1600多万元。”到现在市值也只有1700多万元。去年6月以来,他的本金就损失了6000多万元。“现在大盘这么低的点位,索性就拿着吧。”陈晓军叹了口气。

    证券营业部大户 郭茀:

    融资炒股先赢后输

    就是因为没有见好就收

    从去年上半年最多时赚280万元,到后来最惨时市值损失380万元,这一波大起大落,财通证券杭州体育馆营业部大户郭茀切切实实地坐了回“过山车”。“炒了20多年股票,从来没碰到过这样的事情。这一年来的损失,已经把我过去两年赚的钱全吞回去了。”郭师傅说。

    “我的一个账户,一开始100多万资金。去年上半年融资炒股非常火爆,3月份我也融资融了100万元。200多万资金(本金加融资)赚了100万元。于是我又融了100万,融资额达到200万,过段时间又赚了180万元。”郭师傅说。那时候感觉赚钱太容易了,融资炒股成了快速赚钱的好办法。

    在快速赚钱的诱惑下,郭师傅又融了100万元,总融资额达到300万元。就在这时,大跌突然来了。

    暴跌后,证券公司给他发来了平仓警示,郭师傅只得忍痛割肉,留了两成多仓位,市值只剩100来万。结果他的3只重仓股中国建筑、农业银行、中国太保都割在了地板上。在随后的救市护盘中,这3只股均大幅反弹。

    郭师傅一直喜欢满仓操作,有机会就做做短差。去年底,这个账户的市值好不容易回到近170多万元,结果今年1月份碰上大跌,又只剩80万。

    “3月份奥维通信复牌,我看走势很强劲,追涨买了几万股,结果又被套牢了。”到现在,这个账户的市值还剩100来万元,这其中还包括20多万的融资。“反正最近这一年,把我前两年赚的钱都赔进去了。”郭师傅自嘲道。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王燕平 张云山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