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走读运河文化,探寻运河由苏入浙第一桥—秋色连波卧长虹

12.10.2018  12:46

  编者按 通南北,贯古今,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大运河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活化”之河。浙江明确提出要加快大运河(浙江)文化带规划建设。大运河在浙江留下的文化积淀如何?在当下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我省加快大运河(浙江)文化带规划建设有哪些举措?本报联合省文物局今起推出“风华绝代看运河”系列报道,开启一场大运河文化之行,追溯大运河的文脉传承,体察她的时代风采和使命。

  千年不息的运河水,如汩汩流淌的大动脉,沟通着南北,联结着历史和未来,见证着传统和现代文明。

  有水的地方总有桥,每座古桥都是一首诗、一幅画,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或历史。

  长虹桥,位于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是浙北平原地区软土地基上修建的最大石拱桥,至今仍在大运河主航道上发挥作用。400多年来,这座全长72.8米的三孔石拱桥,雄踞两岸,成为浙江北大门的“守门者”,也是运河进入浙江的标志性建筑。

  2006年,长虹桥被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2014年,长虹桥作为嘉兴仅有的两个遗产点之一入选其中。

  秋意渐浓,站在长虹桥上,登高望远,满载货物的船只正缓缓驶来,运河水波荡漾,泛起阵阵涟漪。桥下两侧水中,4个钢筋混凝土浇筑的防撞台上,置放着4只青铜雕塑“镇水神兽”——趴蝮,日夜守卫着长虹桥的平安。桥西,沿岸北行50米就是闻名遐迩的一宿庵,以及始于明代的一里街;桥东,新建的长虹公园内满眼翠绿,园内的长虹桥、一宿庵、王江泾大捷史料陈列馆等建筑,将景观与文化衔接,给公园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气息。

  对于王江泾镇人而言,长虹桥是镌刻于当地人心中的文化地标和精神符号。

  王江泾旧名闻川,成市于宋,为水陆交通要塞。两宋时期,大量“机户”聚集,规模不断扩展,王江泾迅速发展为江南丝织业重镇。到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已“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民可七千余家”,商贾云集,经济繁荣。

  万历三十九年,嘉兴知府吴国仕始建长虹桥,历时十年,此桥方得落成。

  长虹桥最大的建筑特点是桥梁修建在软土地基上,历经数百年仍巍然挺立,充分体现了当时建造桥梁的高超技术水平。据传,该桥施工时采用“堆土法”建造,即石块砌到多高,土就堆到多高,逐层向上,将巨石砌置拱形,这在400年前也可算是一项创举了。

  长虹桥历来为文人名士所赞美,成为他们赋诗题咏的对象,留下了许多优美诗篇,丰富了古桥文化的内涵。天晴时,登桥远眺,北面的江苏吴江盛泽,南面的嘉兴北门外,均隐隐可见。有诗人为此留下“虹影卧澄波,登高供远瞩。南浮越水白,北接吴山绿”的佳句。

  清代乾隆皇帝曾6次沿运河南下巡视,6次南巡都到嘉兴,长虹桥是进嘉兴的第一桥。嘉兴市博物馆珍藏的《虹桥画舫图》(清咸丰年间所作)清晰地描绘了接驾时热闹非凡的场景。

  然而,作为浙北门户的长虹桥和地当要冲的王江泾镇,却饱受战火冲击,曾多次遭到毁灭性打击。

  清朝咸丰十年,太平军与清军在王江泾激战,王江泾镇大半被毁。此后,虽商业有所发展,但不及盛世二十分之一。抗战初期,日寇入侵当地,放火焚烧三天三夜,王江泾镇又成废墟。此后十年间,居民仅剩123户。在战火中受到重创的王江泾,依靠运河的优势,再次重生。

  春风又绿运河岸,改革重现王江泾。近40年来,王江泾再现了“土产绸绫,机声灯影近连,比户鹄纹柿蒂,广售四方”的繁荣景象。从手工织机、机器织机、喷水织机再到如今以科技为引擎,一步步从小村落发展为“中国织造名镇”。新型智能产业亦在此兴起。融合物联网、“互联网+”技术,王江泾智能家居产业园已引进30余家智能家居企业。

  今年5月,运河文化省级旅游度假区在王江泾镇挂牌,王江泾再次开启全新篇章。以“传承运河文化、发展运河产业、激活运河经济、享受运河生活”为主旨,王江泾正在构建“一核、一廊、四片区”的空间格局,做好“理水、营镇、聚人、兴文”四项措施,形成汇集多元业态的文化体验型休闲度假区。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河是“”的遗产,应随时代不断变化发展,每代人都要在其中注入新的精神和文化。在王江泾,运河流淌千年的文脉得以代代传承,在“活化”中焕发出新的力量。

  位于运河之滨的王江泾镇中心小学,运河文化亦在此传承。学校广场地面上,长达百余米、青石铺制的大运河走势图清晰可见,沿岸14座城市也历历在目。学校走廊上,展示着学生老师合力绘制的百米长卷《运河水乡风情画》。围绕运河历史及保护发展,学校还组织了学生走运河、过古桥,参与护水巡河志愿者活动,亲自感受运河文化。2017年,以运河、长虹桥为主题,十几名学生自己取景、出镜、拍摄、录音、剪辑,制作了微电影《运河赋》。同时,学校还开设特色课程,配套校本教材,深化学生对运河的认知。

  如今,王江泾镇在离长虹桥不远的闹市区,还专门打造苏嘉铁路遗址公园和城市客厅,全方位、立体式展现王江泾与运河间的古往今来。

  整治画轴次第开,水乡古镇换新颜。建筑是一座城市的年鉴,凝固着记忆与乡愁。未来,运河文化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源远流长,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