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打开“浙江制造”发展空间

15.08.2016  22:09

首部浙江制造上市公司价值榜放榜

制造业利润稳步提升

成本大涨、出口低迷,一些企业甚至出现倒闭……近年来,浙江制造业的日子看似不太好过。事实上,“浙江制造”正迎来新的春天,而且比非制造业日子更好过。

近日,浙江制造上市公司研究中心、浙江经纬产业经济研究院等发布一份《2011-2015浙江制造上市公司价值排行榜》,浙江304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251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稳定,而且明显好于非制造业的上市公司。

2015年成为 “浙江制造”新元年

目前,浙江在A股上市的公司共有304家。去年,全部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88.9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实现归属净利润695.1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73%。去年,上市公司的总体利润率为6.1%,比2014年下降4.8%。

这是浙江上市公司5年来营业收入和归属净利润首次出现负增长,这意味着在经济走势L型的大环境影响下,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下降。不过,占到全部浙江上市公司八成以上的制造业上市公司,这两项同比分别上涨6.88%和9.65%。此外,总体利润率为7.15%,比2014年的6.97%还略有上升。这也意味着,去年浙江制造上市公司的业绩状况要远好于非制造业上市公司。而且,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空间的打开,2015年成为浙江制造业的分水岭,浙江制造业正在引发又一个春天。

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2014年,浙江制造上市公司收入前30强企业在所有浙江制造上市公司所占的比例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11年为47.6%,2012年为48.4%,2013年为49%,2014年达到50%。在2015年之前,这些大公司的增长速度快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且除“杭钢股份”外,其他前30强企业的年收入和利润都在持续增长。不过,这一趋势在去年戛然而止:去年,前30强企业占制造业上市公司总收入的比例下降到46.6%。2015年营业收入前30强中,有14家企业的利润出现负增长。

与此同时,一些创新性的企业如“海康威视”、“大华股份”、“苏泊尔”、“万丰奥威”等,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以海康威视为例,2011年和2015年的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2.3亿元和253亿元,在所有浙江制造上市公司中排名分别是第19位和第2位。归属净利润则从2011年的第4名提升到第1名。

80%的浙江上市公司

实施现金分红

浙江上市公司协会会长陈国平说,“浙江板块”是上市公司价值创造的一个区域样本。十年来浙江上市公司数量一直占中国股市10%以上,实现净利润高于全国增速水平,2014年实现盈利的公司超过90%,其中三分之一的公司净利润增长超过50%,平均每股收入0.4元,高出全国加权平均水平。

从分红来看,2012年至2014年,浙江每年有80%左右的上市公司实施现金分红,平均高出全国水平12.5个百分点。三年现金分红总额超过473亿元,现金分红总额超过1亿元的上市公司有116家。

在浙江所有的上市公司中,从2010年到2014年,总利润最高是宁波银行,为201.2亿元,相当于每年创利40.24亿元,排在其后的分别是浙能电力(199.1亿元)和宁波港(130.1亿元)。5年利润平均增长率最高的前三名分别是“刚泰控股”、“杭电股份”和“京新药业”。

在这么多的上市公司中,最舍得分红的企业前三位分别是雅戈尔、浙能电力和宁波银行,这三家企业5年总分红分别达到53.44亿元、52.21亿元和44.90亿元。排在它们后面的是“宁波港”、“海康威视”、“正泰电器”、“森马股份”、“万向钱潮”、“新和成”等。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沈积慧 制图 沈浩        编辑: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