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维修保养如何不被宰?物价局发消费警示一定要留心六个“没有”

14.03.2015  11:17

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杭州市物价局向社会发布汽车行业价格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维修、保养、汽车时要擦亮眼睛,避免掉入“不明码标价、不按规定的内容和方式标价,捆绑销售、虚假宣传,信息不实、经销商的承诺不兑现”等消费陷阱而被“任性”宰割。

市物价局相关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要留心六个“没有”。

一要了解知情权事先得到了保障没有?消费者在购买、维修汽车时应仔细观察经营者标示的价格、规格等内容,在消费前尽可能多了解清楚价格等内容,避免被经营者(销售员)口头忽悠。

二是商家的促销承诺是否真实、兑现了没有?不少经销商在销售汽车、维修保养前会向消费者承诺很多,比如会打出“优惠价”“包牌价”“促销价”等广告。然而,消费者买到的所谓“促销价”,全款加上所有费用其实比车厂指导价格还要贵。消费者一定要注意经销商报给你的价格是否为裸车价,各种上牌费用、保险费用都要一一搞清楚,以免被收取不合理的费用。

三是商家赠送的货物做到货真价实了没有?赠送车内装饰,是现在很多经销商惯用的促销手法,但不良经销商赠送的装饰大多含水分,实际价值往往大打折扣。消费者在购车签订合同时,要将经销商承诺的相关内容写入合同中,防止不良经营者的失信行为发生。

四是在车辆维修、保养方面,消费者需要明确更换的配件和开具票据有没有一致?物价部门表示,少数汽车维修、保养企业以副厂配件冒充正厂配件,甚至以非正规厂家的配件冒充正规厂家的配件。若你对维修配件有疑问时,可及时向其他维修师傅求证,同时保留好车辆维修的相关票据,以便更好地维权。

五是购车时是被收取“加急费”“加快费”“服务费”了没有?少数汽车经销商经常以该款车当地配额不多,比较紧缺,要从其他城市调车为由,收取“加快费”“加急费”等一些额外费用。物价部门建议,消费者在购买签订合同时应将提车时间写入合同,按照规定,车辆在运抵4S店后,经销商如果仍以其他理由拒绝交车的,车主可直接向厂家投诉。

六是你在消费时保留有效证据了没有?市物价局提醒大家,在购买汽车、维修、保养时应向经营者索要并保留发票、维修清单等票据,如有疑问或自身的权益受到侵害,可及时拨打价格部门的电话12358进行咨询投诉举报。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凌怡 通讯员 方亚春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