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握手

08.11.2015  01:00
习近平马英九进行历史性会面,互称先生,两人握手长达一分钟以上,握手后两人一起挥手。(浙报集团特派记者 徐斌/摄)

   浙江在线新加坡11月7日讯(浙报集团特派记者、浙江日报记者任琦) 历史就在我的眼前诞生!历史将永远铭记今天!时隔66年,在新加坡柑林路香格里拉饭店,两岸领导人首次跨越海峡的握手,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共同记忆!

  7号下午二点五十九分,习近平先生和马英九先生同时出现在大厅两侧,几乎没有停留,就相向而行,大步走向对方。微笑挂在他们的脸上,他们的目光彼此凝望。短短26.3米的距离是那么地近,可是曾经又是那么远。

  是浅浅又深深的海峡,曾经像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是透过历史硝烟,刹那的挥手之间,是如冰河般凝固沉重,台海阴云密布,同胞隔海相望,亲人音讯断绝的伤痛和无法弥补的遗憾……

  那么近,又那么远,咫尺天涯。然而不管两岸经历过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的隔绝,海峡终究隔不断“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兄弟情。两岸一家亲,没有任何力量能把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拆散。

  1987年,开放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当亲情和团聚的渴望冲破坚冰,两岸重新拥怀,漫过海峡的是满满激动的热泪和喜悦。

  喜悦弥漫在整个会面大厅——习近平和马英九稳稳地走来。习先生的脸上保持着惯常的内敛和从容,却又带着深深的笑意。近了,近了,当两人相遇一刹那,习近平伸出了右手,和马英九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无数的闪光灯,不绝与耳的咔嚓声响成一片。为了照顾记者的拍摄,习近平和马英九面带笑容,朝着不同的方向握着手。过了一会儿,现场有记者大胆地喊出了“挥挥手,挥挥手”。习近平先生仍旧微笑着,侧过头,似乎轻声地和马英九说了句什么,然后两个人一起向记者挥起手来。此时,笑意更浓,喜气更浓,现场的记者忍不住发出了低低的欢呼声。

  八十秒的握手,定格在历史的瞬间。

  历史曾无数次见证过握手,可是台海两岸的握手,几多艰辛,却又几多深情和智慧。

  曾记否,1993年4月,也是在新加坡,在海协会和台湾基金会1992年达成两岸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基础上,第一次汪辜会谈举行,有力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

  曾记否,2005年4月,国共两党领导人时隔60年首次握手。两党的一小步,民族的一大步。

  曾记否,2008年6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北京的握手,重启了双方中断9年的制度化协商。

  我们不会忘记,这一路走来,两岸人民始终不渝的期盼和努力。

  在开启制度化协商、常态互动及各领域交流合作7年多来,两会负责人进行了11次会谈,签署了23项协议。经济合作持续深化,感情交流进一步加深,实现全面的直接三通,给两岸同胞带来了福祉。

  只要是有利于民族发展的,有利于两岸人民福祉的事,我们都愿意去做。这掷地有声的话语,饱含着一个民族的睿智和胸怀。

  世界在此聚焦。习近平和马英九仍然笑容满面地向着大家挥手。他们胸前红蓝两色领带在灯光照映下分外亮眼。在融洽,喜悦、祥和的气氛中,两人转身,肩并肩一路同行,交谈着,朝会议厅一起走去。意犹未尽的摄像师们,在密不透风的摄像机“丛林”中,努力转换镜头,希望再度捕捉到精彩的镜头。

  我瞄到身旁美联社的记者急切地向后方报告着,路透社的记者向我树起了大拇指。不断走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中国人,用实践证明,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解决自己的问题

  望着两位先生且行且远的背影,忽然想起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曾不无愁怅地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今天越过千山万水,跨过这湾浅浅的海峡,原来我在这里,你也在这里;原来,这一路的风风雨雨,起起伏伏,尽在相逢一笑的握手之间。历史不能选择,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

  中国有句古话,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让我们紧紧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