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学校,想把孩子“赶”出教室

04.03.2016  11:27

同样在上周三,杭州外语实验小学推出了一个名叫“玩玩”的时间,中午老师把孩子们“”出教室,让他们自由支配35分钟。这周,我们也去学校体验了一把。周二下午1点10分,离校园还有50米的距离,就隐约传来孩子的嬉闹声。走进校门,校长张敏更是热情地邀请我们:随便玩。

从跑道、沙坑、操场,到教学楼前的空地,全是在玩闹的孩子,每个人都在开朗大笑。张敏说,上学期他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学校哪个地方最好玩?”孩子们都愣住了,想了半天给了两个答案:操场和空地。

寒假里,张敏看到关于日本富士幼儿园的视频,设计者的一句让他记忆深刻:让孩子在玩耍跌倒中学会生活。“我们的孩子得到更多的是过度保护,学校经常会碰到正常走路都会摔跤的孩子,有的还把牙都磕掉了。”这让张敏决定要给孩子一个彻底玩的时间。

把孩子都放出来,顾虑肯定是有的,而且不少。张敏说,在为“玩玩”时间重新改课表时,就有不少老师好心提醒:校长,让孩子自己去玩,到时会不会失控啊?万一有人玩坏了,学校不是多担一份责任吗……

先玩起来再说吧。”张敏把这些担忧尽可能地提前预防,比如有8位老师在不同活动区域值班,比如让孩子推选学生管理员,自我管理。

事实上,近几年杭州已经有不少小学在尝试课改,扩大玩的时间,比如杭州江湾小学首创“T+X”课程模式,学生下午可以边玩边学。张敏认为,课改作为一个载体,引发越来越多的学校对自己的办学理念,到底要培养怎样的人,进行更深层思考。同时,教育部门强调淡化学科排名,重视体育素质,这些都是越来越多的学校想把孩子赶出教室的原因。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朱平        编辑: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