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芦花雪漫天 杭城及周边赏芦观芒地推荐

21.10.2015  08:29

杜甫说:“芦花留客晚,枫树坐猿深。”赏芦,最宜从晴日漫天飞雪,直看到夕阳映照鸟雀归入芦苇丛中。在沙沙作响的飞絮声中,你从鸟雀嬉戏之声,听到游船的摇曳橹声,听着虫鸣随着落日渐渐息止,直到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你的心思便留在了芦花浅水边。

时下正是芦花盛放的最美季节,不妨追随诗人的脚步,去感受一场纷飞的秋雪。在山间或水边,你还会遇见与芦花长得很像的芒花,也非常有观赏价值。

余杭西溪洪园

西溪芦雪”早已闻名遐迩,坐着电瓶船疾驰于芦花荡中,满眼的芦絮飞扬;或者是乘坐摇橹船慢慢悠悠地感受这场“秋雪”的胜景,还可以穿梭在芦苇荡中嬉戏打闹,尽享恬静自然的惬意生活。

当火柿的橙红色化为天边绚烂的彩霞,西溪湿地洪园的300亩芦苇开始吐露平和温暖的白,这是杭州之秋最本真的模样,只有季节的雕琢与修饰。芦花有荻芦、芦竹、芦苇等不同品种,荻芦最漂亮,阳光一照,芦叶金光闪闪,芦花又大又蓬,轻风吹拂,“雪花”飞舞。而芦竹个子最高,芦花似一把大扫帚。芦苇的花色偏灰,个头不高,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是造纸的好材料,也常用于做工艺品。

骑行于长长的寿堤,堤下的芦苇也会露出洁白的牙齿,边笑边吟诵一首洪园的颂歌,带你感受洪园每一缕沁人的风,每一朵轻柔的云;又或者登上摇橹船,亲近两岸的芦花,离开喧闹的城市,暂时忘记自己的身份,与白鹭一起飞翔于水面。在渔舟唱晚的歌声里,在御风飞行的梦境里,体会“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情画意。

洪园为明代尚书洪钟晚年归隐西溪五常的休养吟咏之地。洪钟退出官场后,就以西溪水土来续写他属于封建士大夫的文人情怀,他用西溪芦花与白鹭的浅白勾勒悠远的水墨画,槿篱茅舍,小桥流水,花木扶疏。轻飘飘的芦花让西溪之行变成了画中游,洪钟当年在西溪筑书楼、课子弟,成就西溪湿地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归隐文化的那一抹白在这画卷里依旧散发温暖的光芒。时空交错,西溪的芦花不改当年的颜色,四季交替,洪园用芦花书写秋的篇章。

路线:沿天目山向西,可直达。

余杭北湖草荡

沿着104国道过瓶窑大桥,前行1公里左右,找一个路口左转,就能进入北湖草荡。由于这里原来是苕溪的泄洪区,每到春夏雨多的季节,这里便成为了一片沼泽地,随着大堤越修越高,这里的洪水也减少了,随之成为了一片沃土,湿地的特征也十分明显,因此也造就了野生芦苇的黄金生长环境。

北湖草荡里有好几种芦苇,有羽毛状的芦花,也有像一团团棉花的芦花,还有长得像长矛似的芦花,也别有一番风味。几乎有土壤的地方,就有芦苇的身影,无论是河堤旁、河滩上、池塘边、农舍后,一大片的芦苇簇拥在一起,渲染出夺目的白色,到了太阳快下山的时候,这些芦花马上就被夕阳染成了红色。

在河上,有渔民坐着渔船打渔,摇曳在芦苇之间。

路线:杭州市区出发,沿杭长高速在瓶窑互通下高速,向西看到大片水域即到。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温作建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