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贴让儿科输液室变安静 "东阳模式"走向全国

15.12.2017  09:54

  在中国人的眼里,中医、西医似乎是泾渭分明的两个领域,前者擅长调理、养生,后者适合应对突发、急重病例,当我们不幸生病时,下意识地会对疾病对号入座,分别去中医、西医领域找医生就诊。

  而近年来,医疗临床和医学学术界,两者之间的融合越来越多,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中西医并重”,已成为医疗发展的新趋势。

  在浙江东阳,作为县级医院的东阳市妇幼保健院创造了“东阳模式”,成为全国典范。曾是西医天下的儿科、妇产科领域,如今融入了许多中医药元素。由此带来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原本占居400多平方米、医院里分贝最大的儿科输液室,如今缩减为不足40平方米的房间——挂瓶输液的病人大为减少,不少患儿尝试中医中药,不但苦头吃得少,疾病还好得快,家长们自然也更满意。

   小小中药膏贴

  让儿科输液室变安静了

  中西医并重的“东阳模式”从浙江走向全国

  孩子感冒不再依赖输液

  在脚底、背部来一贴就好了

  家有患儿,带孩子上医院总是十分揪心。医院临床科室儿科虽然在整个医院中占地不大,但一定是分贝率最高的地方——孩子的哭闹声、大人的叹息声、医生反复叮咛混杂在一起,让人不无焦虑。

  东阳市妇幼保健院的输液室原本就是这样吵吵闹闹的场所,医院为了容纳更多的患儿输液,甚至把大楼的一层楼连过道、走廊全部改造。400多平方米的空间被孩子们的座椅、输液杆挤得满满当当。

  可现在,输液室成了这家医院占地面积最小的科室,不足40平方米,值班的护士、医生也从过去的10多人减少到了3人。这是为什么?因为医院坚持中西医并重:过去必须得打针、输液才能缓解的症状,现在靠中医的方法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我孩子咳嗽了两天,今天量了下体温,有38摄氏度,诊室里的医生叫我过来贴药膏。”朱先生抱着他6岁的女儿走进了输液室。

  “你把孩子的鞋子、袜子脱一下。”护士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了三片中药膏贴,“只要在孩子背上和脚心穴位上贴几块中药贴就好了。”接着,又拿出接下来两天的剂量,交到朱先生手里,“贴的位置都有印记的,每天你就能帮孩子换一贴。”

  朱先生对这样的治疗并不意外,“孩子4岁的时候也这样贴过,两天之后病就好了。”

  放眼整个输液室,坐着挂吊瓶的孩子不到20位,大多孩子都用上了这样的中药贴。

  虽说限制输液在各大医院已广泛推行,但对患儿这种限制并不严格,因为输液治疗能帮助患儿更快减轻病症。但话又说回来,孩子输液的潜在隐患也不小,因为一次就相当于一次小手术。基于此,东阳市妇幼保健院多年来不断倡导中医中药治疗小儿疾病,“既可以减少药物副作用,又能降低医疗成本,这就是将中医药与妇幼保健创新融合发展的一个个临床上的变化,并经多年检验,集成了创新的‘东阳模式’。”院长郭兰中说。

  医院里的温馨细节

  是中西医并重的收获

  “中西医并重”的“东阳模式”,钱报记者走进东阳市妇幼保健院,还发现了许多细节。二胎门诊、养胎中心、月子中心,甚至“温馨产房”,前面都冠以“中西医结合”。孕妇乳汁分泌少、漏奶、产后全身痛怎么办?东阳妇幼保健院的妇产科医生通常采用督脉熏蒸,帮助产妇产后康复。

  据介绍,目前在东阳市妇幼保健院,医生主要通过给新生儿和婴幼儿进行穴位推拿抚触,以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和用于小儿常见病治疗。数据显示,曾在东阳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患儿中,90%以上接受过小儿推拿治疗。

  据了解,从2011年开始,东阳市妇幼保健院就开始了“无中医不保健”的实践。从引入“治未病”理念,将中医药融入孕产妇保健、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各个环节,到大力发展“国医馆”特色专科品牌,再到培养中医药妇幼保健复合型人才……“东阳模式”环环相扣,将中医药与妇幼保健完美融合,得到了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内专家的广泛认可。

  数据显示,东阳市妇幼保健院年门诊量从2011年的30多万人次增加到去年的近80万人次,出院人次由7000多人次提高到2.5万人次,仅中西医结合保健业务收入就占全院总业务收入的16.05%,成为该院发展新的增长点。

  当“东阳模式”初显成效后,浙江省立即掀起一阵“跟风”热潮。

  据浙江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王国敬介绍,目前浙江已有90%的妇幼保健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70%的妇幼保健院开设了中医科,我省95%的0~3岁儿童能够享受到中医药服务。杭州、温州、嘉兴等地的妇幼保健院纷纷开始转变,从“纯西医保健”转而迈入“无中医不保健”的服务格局。

  除了在浙江省的“遍地开花”,“东阳模式”也正逐步走向全国。从新疆阿克苏到重庆潼南,国内30个省市区的500多家妇幼保健机构都有了“东阳模式”的身影。“未来我们将让‘简便廉验’的中医药技术推进到社区、农村,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最后形成链条式中国特色妇幼大健康服务新格局。”院长郭兰中如是畅想道。

  本报记者 张苗 本报通讯员 苟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