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调查研究才能参到关键处、议到点子上

17.01.2017  11:02

隗斌贤:“政协委员”是一种责任与使命

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隗斌贤是省政协委员中的“老三届”,今年,是他以政协委员身份履职的第15年。

一如过去,他是“有备而来”,“今年,我以个人名义、以提案形式提交的意见建议有5件。”他介绍。这些意见建议从经济到民生涉及内容广泛。由于专业的原因,他对资源环境、科技人才的关注会更多一些。以去年最热的“五水共治”为例,他一直在关注,也从中看到了问题,为此,他递交了《进一步深化河长制需要创新监督治理模式》的建议。

每年提交的意见建议多,质量如何?说起这个,他有些自豪:绝对高。多年来,他的不少意见建议都成了提案,并被吸纳运用到实际的工作生活中——早在新世纪初,他关于能源经济协调发展的提案,得到省领导的批示并被吸纳到“十一五”规划中;关于形成节能减排倒逼机制的建议,被民建中央作为向国家领导汇报的材料来源;关于五水共治要重视长效机制与综合治理的建议,被作为内参上报有关部门;关于重视人才成长成才规律、启动院士专家智力集聚工程的建议,分别得到两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的肯定,并转化为省委人才领导小组的实施文件。

作为连续三届的老委员,他说,政协委员不是名头,而是一种责任与使命,不履职就是失职,履行不好就是不称职。同时,需要有大局意识,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履职工作,才能针对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创新发展的难点问题、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参政议政、民主协商,才能参到关键处、议到点子上。而要选准问题、悟透问题、解决问题,就需要认认真真、深入实际地开展调查研究,做到没有调查研究不发言、没有悟透问题不发言。

对于自己过去几年作为政协委员的履职情况打多少分,隗斌贤想了想说:“85分吧。”他解释,在本职工作与政协活动有冲突时往往会选择前者,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并使之良性互动需要智慧与水平。同时,还存在着被动履职问题,如何更加主动地开展活动,特别是创新履职途径与方法还不够。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张晶        编辑:余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