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捧红了“世界名画模仿秀”?

08.01.2016  07:15

    

    你一定看过杭州市省府路小学的“世界名画模仿秀”了吧?小学生们一个个脑洞大开,发挥了惊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展开了一系列的名画再创作。

     这些让人忍俊不禁的作品背后,不仅是同学们和家长们的大量心血,也有老师们的用心良苦。

    不少网友为学校“点赞”:好的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懂得教育的规律,希望这样的学校越来越多。

     不一样的艺术节

    这场轰动了朋友圈的模仿秀其实是省府路小学第十届“秋水艺术节”的重头戏。

    “‘世界名画模仿秀’是今年美术类比赛中的一个新环节,我们要求学生以真人扮演或实物创作模仿世界名画,拍成照片和原作对比,并附上欣赏介绍。”副校长苏艳是这个创意的发明者,“不是去临摹世界名画,而是开动脑筋,利用好周围的一切东西,包括自己,去模仿画的内容。

    在艺术节上玩这个,一是想让更多没有多少绘画技能的孩子加入艺术节的活动中,二是希望借此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苏校长说,欣赏是美术教育中很重要的一块内容,近几年省教育厅抽查孩子们的美术鉴赏能力,总是会以名画为题,问问孩子们这是什么画,谁画的,什么色调,表达了什么情感?这些问题抛给一个大人都难以回答,孩子们的表现就更别说了。那,是我们的要求太高了?非也。对名画的欣赏和了解是培养孩子审美的必经之路。

    在这次模仿秀中,多数孩子选择了教材中出现过的名画来模仿。能成为专业画家的人毕竟是少数,学校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欣赏、了解世界名画,能够培育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美学意识。这个模仿的过程,会让他们对世界名画有自己更深的理解和体悟。

     一场模仿,何以走红互联网?

    不少网友说,整场模仿秀的精髓就是孩子们的那股认真劲,的确如此。

    据说,四(2)班的徐天乐在模仿荷兰画家维梅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前,认真分析了100多幅国内外名画,分析画中人物的表情、神态,最终选出了与自己最神似的模仿。徐天乐在作品简介中写道:画中少女的惊鸿一瞥仿佛摄取了观画者的灵魂。维梅尔在这幅画中采用了全黑的背景,从而取得了相当强的三维效果。黑色的背景烘托出少女形象的魅力,使她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光彩夺目……写得真好,没有认真的观察,又如何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呢?

    梁修齐模仿了鲁本斯的《青年学者》,虽然他与画中的学者脸形不太像,但仍然获得了高分点赞:眼神有戏!细心的网友把目光聚焦在了他的领子上,这有点LOW的小纸领实在是抢镜。在这次名画模仿秀中,孩子们不仅都认真观察了名画,还动手自己制作小道具。还原画中的物件和色彩,这可真不是个简单的差事。

    从选择模仿作品开始,到制作道具,摆拍,再到后期作品PS,谁能说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自主课程学习案例呢。

     艺术,从模仿开始

    艺术即模仿,这是古希腊时的主要观念。不过,对于省府路小学的这场模仿秀,有些家长却有不同声音:“这是山寨行为,不务正业,侮辱世界名画,从小培养模仿型人才。

    “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表现形式,怎么是不务正业呢?难道一板一眼的课堂教育是正业,这种有趣有料的教育就不是正业吗?”一位网友说,“可以让孩子从自己的角度认识名画,印象深刻,谁能说孩子的模仿不是创新呢?创新的基础就是模仿呀。模仿正是人类在成长期最重要的能力,多少年之后这些大胆的行为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脑洞大开的时代需要这样的创举。

     的确,孩子们的模仿也是创新。

    三年级男生陈笑石也模仿了《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他眼睛大、睫毛长,和画中少女有些神似。妈妈的围巾绑在头上,耳环戴上;没有白领子,小家伙急中生智,塞进一张餐巾纸,搞定。他说自己模仿得好的秘诀是,做了个发呆的表情。

    还有同学走“演技派”路线。六年级男生梁修齐,模仿《青年学者》。这是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的自画像,面容清瘦。但梁修齐的脸肉肉的,他说自己靠“演技”取胜,眼神很重要,“眼睛不能瞪太多,也不能眯太小,脸色要平静。

    “往年,学校举办艺术节最终都会变成艺术尖子生之间的‘PK’,所以这一次,我们希望跳出常规,变成一场零门槛谁都可以玩的游戏。”苏校长说,“世界名画模仿秀”的创意,是想让更多孩子加入艺术节,提高欣赏美的能力。可能一些孩子们没多少绘画技能,但也能获得快乐。

    鲁本斯的《青年学者

    网友点评:领子好赞,哪买的?

    荷兰画家维梅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网友点评:气质绝佳,毫无违和感!

    达·芬奇的《抱貂女郎》 网友点评:怀里抱的是什么生物?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张晨 通讯员 黄正威        编辑: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