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创美、制度创善、课程创新――鄞州区强化校园文化育人功效

06.07.2015  17:56

近年来,鄞州区注重强化校园文化育人功效,在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上下功夫,打造美丽、人文、生动校园,提升育人软环境,推进立德树人实践。

一、环境文化创美,建设美丽校园

一是推进美丽校园建设。推进美丽校园建设,成立美丽校园建设领导小组,设立建设专项经费,聘请专家团队,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重视校园人文景观的育人作用,充分利用精美的雕塑、醒目的标语、艺术的长廊以及花草树木等景观,打造校园文化亮点。大力推进图书馆、阅览室、体育场馆等建设,近年来投入美丽校园建设专项经费1700余万元,对26所校园进行改建,丰富校园文化场所。二是推进班级文化创建。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级口号、班风、班训等,做好班级展示墙、小组展示栏,张贴学生的照片、座右铭、作品等,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积极参与班级布置并定期更换,让每一堵墙都“说话”,形成班级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建立班级图书角、绿化角,营造舒适、温馨的班级环境。三是推进专用教室建设。着眼素质教育需求,推进实验室、舞蹈房、书法、绘画、棋类等专用教室建设,设计符合教学需要的环境布局,添置教学设备,营造良好环境。例如书法室用实木桌椅,墙壁悬挂书法作品,棋类教室采用矮桌椅,制作棋类软装饰。目前,全区各中小学校有各类专用教室140余个,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熏陶氛围。

二、制度文化创善,营造人文校园

一是学校有章程。以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为方向,健全现代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学校章程制定和制度建设,深化校务公开和学校发展性评价,加强家校合作,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形成一校一章程、一校一特色的格局。优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推进教育家办学。加快校务委员会、教育理事会、议事会等社会共管组织的建设,健全完善向校务委员会、教代会、家委会定期通报制度。二是教学有常规。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学校开齐、开足、开好规定的各门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程门类和课时总数,不得提前结束课程教学时间。严控学生在校时间,同时确保体育锻炼时间,认真落实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时间。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体验生活,倡导设立“春假”、“秋假”,学校每学期安排1~2天的时间,组织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三是校园有传承。充分挖掘各学校历史底蕴,倡导学校提炼自己的校风、校训,定制特色校服,传唱校歌,佩戴校徽,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把校风、校训镌刻在石雕、宣传廊上,体现学校精神,对学校各项工作发挥导向作用。

三、课程文化创新,打造生动校园

一是体艺课程抓常规。加大艺术体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力度,近2年招聘专职美术音乐教师20人、书法教师39名,目前该区中小学配备音体美专职教师800多名,配备比例居宁波市前列。落实阳光体育一小时,鼓励学校开设以体艺教育为特色的选修课程、社团活动,加强体艺社团建设,提高体艺活动的普及率。各级各类学校开设体艺社团40余种700多个,每名学生参加了至少1个与体艺有关的社团或课程,促进了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二是德育课程抓实效。加强德育课程建设,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明确各学段教育定位,理顺各学段育人目标,统筹各学段德育课程,使其依次递进、有序过渡;统筹发挥各学科特别是人文学科的育人优势,提升理工学科的育人价值,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格局;注重开发优质德育数字资源,提升德育课程的生动性。东钱湖旅游学校的“微笑德育”课程体系、首南一小的“红十字”课程体系被各级媒体广泛宣传。三是非遗课程抓特色。充分挖掘鄞州本土传统文化根脉,聘请非遗传人担任社团教师,编写非物质文化校本教程,组建草席编织、浙贝种植、甬剧传唱等本土特色社团。依托一个项目、一个传承基地、一个代表性传承人“三位一体”的原生态保护、传承和利用模式,全区56所中小学、幼儿园成为了非遗教学传承基地,高桥镇中心小学《绚丽多彩的梁祝文化》等校本教材获各级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