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创造轻松高效的课堂

24.06.2016  10:30

——杭州举行中小学“轻负高质”暨“课程改革”第十次现场交流会

杭师附小现场展示全科主题学习课。

    周三,杭州市中小学“轻负高质”暨“课程改革”第十次现场交流会,在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杭师附小”)钱江校区召开。据了解,此次现场交流会由杭州市教育局主办,上城区教育局承办,杭州各县(区)教育局领导,及杭州市“轻负高质”联系学校校长和第一批、第二批市“课程改革”试点学校校长、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就各自在推进“轻负高质”和“课程改革”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做了交流。

    置身新课改,如何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在激烈的竞争下,社会和家庭对学校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让“轻负高质”真正落到实处?这都是此次会议重点讨论的话题。

    课程整合不仅要“化繁为简

    更要思考如何“化繁为精

    如何才能真正让孩子轻松起来?这无疑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思考的问题。

    轻负高质,顾名思义是指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整合课程内容,使孩子们学得好的同时不至于负担过重。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朱国清认为,想要落实好“轻负高质”,学校势必要理清楚“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尤其是课程整合是减负必做的事。朱处长还强调:“以新课改为前提的课程整合,需要学校和老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既要‘化繁为简’,更要‘化繁为精’。

    作为课改的先行者,上城区各试点学校致力于把“轻负高质”与课改相结合,推出了不少课程整合的范例。

    在会议现场,杭师附小还进行了以《西湖·我们的骄傲》为主题的全科主题学习课程展示。在老师的指导下,六年级的孩子们围绕西湖开展了主题探究,在“数字西湖”中,通过测量估算西湖的湖岸线,经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初步理解化直为曲的数学思想。另外,还通过“诗词西湖”的语文探究性学习,孩子们了解掌握了相应的写作手法,此外,还有“画意西湖”以照片绘画欣赏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在最后,一段英文导游词,则是把英语学科的知识融入其中。一堂课下来,孩子们都直呼好不过瘾。

    此外,还有时代小学每周五下午的“体验星期五”也是综合实践课程,通过把各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设计出了“春天的花”“夏天的水”“秋天的叶”“冬天的雪”四大类的主题学习。前不久,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花裙子节”就从各学科引导孩子们思考与之相关的问题,比如花瓣构成与数列知识的探究、与花相关的诗词积累、以花为原料制作美食……提高孩子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拓展性课程并不是越多越好

    紧抓精品课程是关键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为了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杭城不少中小学都在满足孩子兴趣和个性上下功夫。截止到目前,不少学校已经涌现出各种不同花样的拓展性课程。对此,朱处长明确指出:“那么多选择摆在孩子面前并非就是一件好事,如何处理好课程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才是学校应该考虑的问题。”他认为,拓展性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补足基础性课程所存在的短板,给学生更多实践和体验的机会。

    作为此次交流会的举办地点,综合“轻负高质”与“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思考,杭师附小校长缪华良在现场发布了4.0版的学校课程改革方案。记者看到,全新的课程架构把碎片化的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整理,把拓展性课程按德育、悦读、体艺等不同主题进行梳理。在当天,杭师附小还现场展示了悦读探究课——《夏洛的网》。记者发现在课堂上,孩子们运用回读、联结等阅读策略交流故事情节,并小组合作绘制思维导图。此外,老师还结合电影片段、书评,激发孩子的阅读欲望,并引导其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这样形式的悦读探究课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孩子的喜爱,在开足开齐拓展性课程的前提下,更要全力打造这样的精品课程。”缪校长认为,课程是基于对话的经验,课程改革应从教师的课程执行能力到聚焦师生的学习经验上来。

    除了课程架构,还有不少学校在上课时段上进行了探索。比如胜利小学、金都天长小学试行了主题式、项目化的课程编排,开设大小课的排课方式等。如礼仪类拓展性课程年级整体排大课,学生研究性学习课程采用特殊小班的排课方式。不仅是试点学校,记者还了解到,今年省教育厅将会重点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改,并在所有学校全面铺开。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周宇琪 通讯员 陶宏莉        编辑:余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