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跨界对话诺奖得主:在创造性上科学与艺术没有不同

27.02.2017  10:05

  “我想表明立场,我们的生活一样,在创造性上科学与艺术没有不同。”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弗雷泽·斯托达特25日晚间在回应“艺术家与科学家的区别”时,这样答复: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拥有创造力,大家都曾经历痛苦失败。

  当晚,身穿红色唐装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弗雷泽与西装革履的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相聚天津大学北洋大讲堂,共同展开一场关于科学与艺术的跨界对话。

  两人先表达了对科学和艺术的看法。冯骥才觉得,科学关注物质世界,人文关注于人的精神世界,这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弗雷泽则称,科学家同样会受美和艺术的启发,实际上自己的化学研究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和艺术的启发,比如图画、雕塑。科学家通过研究把对美的感受表达出来,这种欣赏也许超过了很多人文学者对科学的欣赏。

  主持本场对话的原央视“名嘴”王志抛出问题:作为艺术家、科学家,你们的生活有什么区别呢?冯骥才称,艺术和科学最终还要回到人的身上,它在人的身上是统一的、融合的,弗雷泽先生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同时又充满了艺术的气质,有很多艺术的情感。

  弗雷泽现场吟诵了英国诗人吉普林享誉盛世的诗歌《如果》,他用这首诗表达看法。“你要知道,面对成功很容易,但是难的是面对失败。不管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我们都是人类一员。”弗雷泽·斯托达特说。

  他还表示,自己很难区分什么时候是“艺术家”,什么时候是“科学家”,“我只是一个完整的人,我的灵感一方面来自米罗、毕加索,来自贝多芬的奏鸣曲、交响曲,另一方面也被制造从未出现过的物质的想法所激励,艺术可以帮助科学家在抽象世界中工作。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不易,科学家在不断寻找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方式。

  弗雷泽认为,人文领域的人们应该开放思想,生活的点滴之美关联着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学、工程学。不管艺术家和科学家,大家都在探索中得到了快乐。

  “随着科学的高度发展,科学与艺术会越来越专业化,从专业上,他们似乎会越来越远,但最后还要落在人身上。”冯骥才指出,在未来的日子里,人类会享受更多科学与艺术的成果。他引用福楼拜的一句话,科学与艺术总是在山顶重逢。所谓的山顶就是在人的身上,发展到最高的阶段,最后在人的身上重逢。

  两位分别来自中西方的科学家和艺术家均认为,只有科学和艺术双翼齐飞,社会才会更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