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诸暨:一村一品一堂一色 文化礼堂各美其美

20.10.2016  22:12

  【加强乡村文明建设】

  以“西路乱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打造戏曲文化特色的东和乡十里坪村文化礼堂;以私塾文化和龙灯文化为内容,留存乡村珍贵记忆的陶朱街道白门下村文化礼堂;深度挖掘“绍兴老酒洋湖坛”文化内涵,再现陶艺文化的王家井洋湖村文化礼堂……

  在浙江省诸暨市,每走进一个村的文化礼堂,就仿佛走进了一段厚重的历史。

  诸暨王家井镇洋湖村的文化礼堂,前身是清乾隆年间的宣氏宗祠,从“洋湖知县”治水,到明朝皇帝御赐的“闽浙长城”直匾,积淀了悠久的人文历史。而今的宣氏宗祠,粉墙黛瓦,古朴典雅,传递着浓浓的中国风,又融入了文化礼堂建设的新鲜血液,其中以“乡村记忆馆”最为引人注目。

  礼堂里陈列着当地农民近百年来常用的工具:犁、耙、水车、独轮车、石臼、石磨……成为农耕文化遗留的宝贵记忆,而洋湖坛更是让洋湖人引以为傲。“绍兴老酒诸暨坛,诸暨洋湖出名坛。”洋湖坛因盛酒不开裂、不渗透,越陈越香而闻名天下。随着时代变迁,洋湖村做坛的传统渐渐成为历史,其制作工艺已被列入诸暨市第七批非遗名录,烧制工艺项目也正在实施中,不久将重现昔日做坛的工艺流程,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化进村乡味浓,引得游客四方来。

  “一瀑悬百仞,五瀑方到地。每缘岚雾开,略想峰头翠……”这是明代文学家陶望龄描述的紫阆山水,在素有“阆苑仙境”之称的诸暨应店街镇紫阆村,由明代永乐年间徐氏宗祠改建而成的文化礼堂,成为当地极具地方风化的人文景观。

  青石铺地、镂花窗户,这座古老建筑中陈列的明清书画、村史民风、励志故事、事业成就等展品展示着紫阆村的文脉。

  “这里有很厚重的历史沉淀,老房子,老街,老祠堂……还有各种匾额,承载着很多故事,特别有韵味,我原本是去其他地方旅游,听人说紫阆这一带风景不错,就过来走走,没想到这么美!”一位慕名而来的上海游客兴奋不已。

  而夜幕降临后的文化礼堂,更成为村民“夜生活”的好去处。有跳舞的、打篮球的、下棋的、看电影的、读书读报的……男女老少,各得其所,其乐融融。

  “我们村里有女子排舞队、老年吹打乐队、女子气排球队、戏迷联谊会、老年门球队等文化团队。排舞队还参加了浙江省女子排舞大赛,并荣获绍兴赛区一等奖。”来自诸暨城郊西湖村文化礼堂的管理员卢守先自豪地告诉记者,文化礼堂不仅是集会、娱乐的场所,还是展示农村特色文化的平台,是村民们的精神家园。

  在诸暨,这样的农村文化礼堂已经遍地开花。

  “一个礼堂对应一个主题”或“一个主题对应一个礼堂”,通过挖掘、传承各个村落自然禀赋和历史资源,以个性化、差异化建设为主题,凸显风格迥异的礼堂特色,从而形成一村一品、一堂一色、各美其美的人文景观。这些文化礼堂,像是一个个小型的村级博物馆,皆有自己精致而独特的文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