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交70年没有请客吃饭 只留下这张西湖边的合影

13.12.2017  10:39

  上周,宋大伯给快报85100000热线来电:我86岁了,我有一张老照片,是1948年在西湖边拍的。当年,我在西湖边碰到以前的发小,就一起在西湖边拍了这张照片。如果快报有兴趣,可以到我家来看。我年纪大,走不动了。

  下午,我来到宋大伯家,一位肤色红润的大伯开了门,虽然有些发福,但两眼透着机灵,说话思路清晰。

  宋大伯名叫宋新良,1932年出生在萧山临浦。

  “照片中的发小跟我同年,当时他家就住我家对面……”宋大伯边说边打开一只铁盒子,里面是一本记事本,一张泛黄的四寸黑白照片夹在当中。照片中,两个小伙并排合影,宋大伯扶着一辆写着“德盛厂”几个字的自行车,左边那个穿长袍、围围巾,梳着油光光二分头的就是发小。照片背景是一幢白色洋楼和一座粗矮的白塔。

  宋大伯说,拍照片的位置是西湖边的三公园附近,那座白色洋楼是西湖饭店,就是现在凯悦酒店的位置,旁边的白色矮塔,根据上世纪30年代出版的《西湖导游录》记载,是“北伐战争阵亡将士纪念塔”,设计者是国立艺专(中国美院前身)的老师,纪念塔在上世纪60年代杭州旧城改造中拆除。

  小时候,宋大伯邻居家有个与他同年的发小,叫钟吾良,两人经常一起玩。那时,宋大伯的父母在临浦开了间裁缝店,家境还算不错,但家里5个兄弟,也只供得起他上学。发小钟吾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只念了一年书就辍学了。

  “他经常来我家里吃饭的!”宋大伯说。

  抗战胜利那年,宋大伯到萧山中学继续念书,钟吾良去闻家堰(闻堰)的一家木材厂做学徒,两人从此失去联系。

  1947年,宋大伯来到杭州,在一家叫“德盛厂”的米厂当学徒,因会断文识字,老板就叫他负责收账,还把厂里唯一一辆自行车借给他骑。宋大伯说,那时杭州大概有十几家米厂,另有100多家米店分布杭城,米厂好比是粮食的批发商,米店就是窗口零售单位,一家米店大概每次会向米厂要十担米,一担米大约是现在的150斤,每斤1毛6分钱,每次大米送到米店后,两三天能卖完,这时米厂收账的学徒就要到米店去收账。

  为什么要等米卖完了才去收账?

  宋大伯说,那时候米店没什么流动资金,都是把米卖掉后才有钱来付粮款的。

  1948年3月的一天,乍暖还寒,宋大伯收完账,沿着湖滨路往金衙庄方向骑车回米厂。“那时湖滨的骑楼就很热闹,一路上能看到张小泉、毛源昌这些老字号……”宋大伯说,当他骑到湖滨三公园,现在西湖音乐喷泉的位置时,发现一个穿长马褂的背影很熟悉,骑过他身旁时,他认出,这是发小钟吾良。

  “吾良!”

  “新良!”

  两人分别三年后,在西湖边意外相聚。

  其时,钟吾良也到杭州工作了,在解放路一家文具店当学徒,那天休息,就来西湖边耍子儿。

  钟吾良看到宋大伯骑着自行车,连声夸赞,“他说我读过书就是不一样,杭州城里才几辆自行车,我就骑了一辆!”宋大伯说,当时,他看到西湖边有个照相摊,自己口袋里正好有收账收来的钱,决定先预支一点,跟小钟拍张合影,当场叫人各洗两张出来,一人一张。

  于是,就有了这张西湖边发小的合影。

  从那以后,宋大伯和钟吾良经常联系,“他有时来米厂看我,我经常收完账去他那里坐坐,买点文具。”

  1949年后,宋大伯的事业发展顺利,他先被杭州市税务局江干分局录用,后又成为杭州市财贸委组织科的一名干事。发小钟吾良的文具店也与其他单位合并,成立了杭州文化用品公司,小钟也是坐办公室的。聊到这里,客厅走进来一位两鬓花白的奶奶,她是宋大伯的老伴,姓曹,她打断了正和我聊得热烈的宋大伯,“接下去是不是该我登场了?”曹阿姨说完,和宋大伯一起笑了起来……

  原来,1958年,发小钟吾良把自己部门的一个女同事介绍给了宋大伯,那个女同事就是现在我面前的曹阿姨!

  宋大伯今年85岁了,他说,小钟是他小时候的好邻居、好朋友,也是他的媒人,但他们相互间从没请客吃饭,互赠礼物,只是隔一段时间打个电话问个好。“古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相比那些礼尚往来,我们的情义才是最重要的……”

  宋大伯说,2008年的一天,他接到小钟孩子的电话,才知道小钟不久前心肌梗死去世了,“他就这样离开了,就像我们相处的那样,平平静静。”宋大伯说,这张老照片过去70年了,他会时不时翻出来看看,想想发小钟吾良,想想当年一起在杭州当学徒的青春时光。

  记者蒋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