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种诗爆红叫“乌青体” 创造这个诗的是浙江玉环人

13.11.2014  08:29

   浙江在线11月13日讯 (今日早报记者 李攀/文 陈骁/漫画) 天上的白云真白啊/真的,很白很白/非常白/非常非常十分白/极其白/贼白/简直白死了/啊……

  这时候一只鸡/走过来/说我很难过/鸡很难过/我也很难过。

  这些被众多“斜杠”分开的句子,不是小学生的日记,而是两首独立的诗。

  创作的人叫乌青,一个来自浙江玉环的诗人。两年前,他的诗歌曾在网络爆红,网友“赐名”:“乌青体”,和“羊羔体”、“梨花体”一样,自成一派。

  两年后的现在,“乌青体”再度被翻出“爆炒”,同样,争议不断。而此刻,乌青本人正身处“文艺圣地”——云南大理,看着这些围绕着他的纷争,有些话,他想对喜欢他的和不喜欢他的人说。

   质疑:如果这也能叫作诗?

  乌青,原名郑功宇,网络上有关他的资料非常简单:1978年10月1日出生于浙江玉环,先锋诗人,小说家,影像制作人。因“乌青体”诗走红网络。

  乌青的走红多少显得意外和唐突,甚至不乏“躺枪”的味道。

  2012年,有位网友将乌青的早期创作放到了微博上,其中就包括了那首“白云诗”。很多人打眼一看,这简直和当年的“羊羔体”、“梨花体”一样,师出同门。

  有网友说,如果这也能叫诗,那么是个人,说句话,都能成诗,诗人难道这么好做?

  紧跟着,微博上“大V”们也开始调侃乌青的诗,有的诗评家干脆直言,乌青的诗根本算不上先锋诗歌,只能算是“废话体”诗。词句简单苍白的重复,没有韵律、平仄,更没有现代诗的意境,“写这样的诗,简直浪费纸张”。

  今年11月2日,一位资深出版人在微博晒出了乌青的诗选《天上的白云真白啊》,并且添加评论:这确定是一本书,诗集,而不是厕纸吗?这样的东西也能出版,真是又神奇又悲哀。

  这条微博随后被转发了一万多次,近2000条评论。就这样,乌青和他的诗,再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支持:他的诗,萌萌哒

  在这个“快餐时代”,竟然有人可以在网上二度爆红,乌青自己也没有想到。虽然有这么多人“不依不饶”,但他的诗歌,接受、中肯、褒扬的人,同样不少。

  比如此番再度爆红后,不少网友再次细细“品读”乌青的诗,发现他的诗歌“萌萌哒”,“如果一首诗能博人一笑,那么它就有存在的意义”。

  当然,也有严肃的评论家说,在当下这个时代,无论是诗还是词,以及一切文学形式,都是全民狂欢的载体,都是娱乐的标签。乌青体的创作者和围观者都是“下里巴人”,那就不要用“阳春白雪”去要求。

  乌青说过,“什么是诗,谁也没有定义的霸权。”这与某些文坛人物的看法倒也一致。著名作家韩东也站出来为乌青说话:“乌青写得的确不错,更不错的是贵在坚持,一根筋一条道。你说那不是诗这是你的无知,但你说那是唯一的诗歌写法也是无知。”

  著名文学评论家张颐武曾表示:“口语化一直是当代诗的一种潮流,好坏难辨。公众对此感到很怪异,因为这不符合大多数人对诗歌的认识,乌青事件可以说是当代诗歌界和大众的一次碰撞。”

  重庆诗人杨黎是“乌青体”的拥护者。看到乌青的诗又被人翻出“黑”,他坐不住了。

  几天前,这位“第三代诗歌运动”的发起人给乌青写了一封信,他说,那些对乌青作品的愤怒、谩骂和恶搞,其实是表达了很多人内心对诗意的强烈需要。假以时日,他们会重新理解你的写作,你的真诚,以及你了不起的价值。

   自述:骂我的人从90%下降到60%

  这一边唾沫横飞,那一边主角自己却“躲”在“文艺圣地”——云南大理,旁观着围绕他的种种纷争。

  认识乌青的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黑、瘦,极其内向。他极少接受采访,但并不排斥媒体以及外界对他的关注。

  “你发一个采访提纲吧,我现在比较忙。”昨天,乌青用一贯的“招数”拒绝了“话聊”。而他发回的回复里,文字满屏,洋洋洒洒。

  乌青说,网上那些谩骂的话和两年前一模一样,只是参与谩骂的人的比例大约从90%下降到60%。

  “除了那些攻击性的暴力言辞,我认为,无恶意的调侃和恶搞、仿造都挺好的,毕竟也是一种传播形态。”乌青说。

  “这两年里,很多年轻人和学生开始接受我的诗,这很明显说明年轻的阅读群体对诗的认识和态度正在逐渐改观,越来越自由、平等、开放和善意。”乌青说。

  但是,乌青绝不认为自己的诗歌只是给屏幕前的读者制造几个“可乐”的段子。

  他说,从《诗经》到今天,诗歌已经发展了3000多年,不过近代以来,由于诗歌教育的缺乏,很多人对诗歌的认知大多还停留在1000多年前,意识都被禁锢,只知道诗歌需要韵律、辞藻等,其实何必呢?

  读者欣赏一首诗,就像使用和欣赏苹果手机一样,你觉得有用就行了。诗人写诗,不过是提供了一扇门,至于门能不能被打开,门后的风景能不能被看到,这是读者自己的事,而不是诗人的义务。

  从这个角度说,不管是古体诗、现代诗,还是所谓的各种“体”,也就有了存在的意义。

   现状:在淘宝上开了家“诗店”

  乌青出生在台州玉环楚门,一个被海水拥抱的地方。

  年轻时,他想成为爱迪生,但被身为军人的父亲果断终结。

  大约20年前,乌青在一家图书馆里翻到了20世纪80年代第三代诗歌运动的书,被震惊了,“如果他们写的是诗,那么我一直在写的自然也是。”

  高中时期,乌青几乎放弃学业,整天呆在图书馆里看书,他的理想是找个在图书馆看门的工作,可以整天窝在那儿看书。后来,在家人的劝说下,他竟奇迹般地考上了杭州的一所大学,但在大二时主动退学。

  随后,他开始了不断的“流浪”,去过上海、重庆,武汉,如今暂居大理。

  在大理,乌青寻找着灵感,也在开发他的工作室。他将自己的诗,写上便签、明信片、环保袋在网上售卖,一张普通手写便签,售价30元,一件环保袋86元。

  乌青觉得,时代在变,写诗是写诗,卖字是卖字,两个事业是可以分开的。

  “摆摊也是在致力于拓展人类与诗的接触形态。现在几乎没人会去买诗集,我们就是要做创新的事,把诗歌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它并非高高在上。”乌青说。

  在他心里有一个挺大的愿望:你包上有一首诗/你的墙上有一首诗/你喝水的杯子上有一首诗/你睡觉的枕头上有一首诗……

   乌青的诗

  《假如你真的要给我钱

  我的银行账号如下:招商银行/6225××××74/郑功宇/建设银行/4367××××13/郑功宇/工商银行/6222××××30/郑功宇/……

  《一种梨

  我吃了一种梨/然后在超市里看到这种梨/我看见它就想说/这种梨很好吃/过了几天/超市里的这种梨打折了/我又看见它,我想说/这种梨很便宜。

  《怎么办

  我打电话,给张建华/接电话的是/他母亲/我问:张建华在吗/他母亲说,在、在大便/我说,在大便啊/他母亲说是的/我对张建华的母亲说/那怎么办呢?

  网友脑洞大开的仿版:

  《对开会的赞美

  仰头问上帝地球人最爱干啥?/上帝说:爱开会/真的很爱开会/特别爱开会/贼爱开会/极其爱开会/啊

  《挑朋友

  我挑朋友/就挑那些看上去舒服的/王思聪要像王思聪/吴彦祖要像吴彦祖

   网友评论:

  @郑佳帅:力挺这种风格的“诗”,难不成就是因为中国现在“诗人”太多了?大概只有将其顶入诗歌的海洋,很多人才能心安理得视自己为“诗人”吧。

  @褚朋:把作者的名字换成李白,然后拿给语文老师,让她分析分析这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是报国无门、怀才不遇、悼念亡妻、忧国忧民还是送别旧友?

  @枫哥:看完乌青的诗歌,感觉诗兴大发,感觉自己白活了。

  @不再询问:妈妈再也不会担心我读书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