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春晚应先认清定位

27.02.2015  11:32

  除夕夜看春晚,本是一件两厢情愿的事。这些年,观众的参与程度一直在升温,因为春晚多了一个附加品——吐槽,说得正经一点叫做评论。打开电视看春晚的同时,要打开微博、微信、各大论坛主页;要眼疾手快,还要机智幽默。演员们在台上“唱念做打”,观众在虚拟的公共空间制造“弹幕”。

  于是,接受转变为“再生产”,对春晚的评论成了几乎独立于春晚的另一个话题。这些评论止于插科打诨抖机灵,拿演员和节目开开没有恶意的玩笑,无论恰当与否,只要能让“咱老百姓今儿个高兴”,就不能说是一件坏事。春晚是想逗人开心的,为此,它不妨先拿自己做个笑料。但是笑过了,余味应该是甘甜,不该是酸辣。羊年春晚收视率虽然较上年走低,但观众评论的热情相当高涨。对羊年春晚的评论,笔者也有些看法。

  观众的品位格调固然不一,看待春晚的方式却并无二致。春晚不是艺术类教科书,不是脱口秀,不是新闻联播,不是百家讲坛,它只是春晚。看或者不看它,并不一定标志着你的审美水准,如何看它,却显示着你对待节日甚至生活的态度。这里头,至少有两件事需要注意:

  第一,春晚并不旨在展现严肃的高雅艺术。春晚的受众是全国人民,目的是娱乐。它不能高高在上,也不能过于庄严肃穆,因为大年夜的主题和基调是团圆、欢快,是带有民俗色彩的轻松热闹,用过高的艺术标准去要求春晚,恐怕是有些失当的,毕竟春晚的舞台不全是高雅艺术,甚至有时候,它要故意显得不那么专业和“高尚”,才更有亲和力。所以,别嫌春晚“”。

  第二,春晚并不负责传播精确的知识、真理。在春晚里追求“纯粹”,无论是针对艺术形式还是精神境界,都是妄谈。春晚的特点是大众化,要兼顾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民间”的成分在所难免。以极具理论修养的高人姿态,给一些并无深意的类比、夸张、调侃和讽刺扣大帽子,这力气用得恐怕不是地方。所以,别嫌春晚“悖谬”。

  本来,吃饺子、打麻将、拿红包、看春晚,都是为了热热闹闹地过个年。世情物理,贵在适宜。这就好比大家翻《水浒传》,看鲁提辖如何拳打镇关西,正为精彩绝伦的描写痴醉时,有人却非要指着镇关西的“油酱铺”大花脸说:“把人打成这样,太暴力啦!”此话不错,但多少有点扫了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