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海盐县档案局陈林飞

03.11.2014  18:43
无论付出多少都“值得

——记海盐县档案局陈林飞

 

编者按:近年来,海盐县档案文化建设亮点频出,前后得到两任省档案局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荣获2项全省档案文化建设创新奖,9项全省档案文化领域单项奖;张乐平漫画作品档案入选第三批“浙江档案文献遗产”;率先开展“浙江名人”口述历史建档试点;创建全省首批“企业记忆之窗”示范点。这一系列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县档案局陈林飞同志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然而,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位在同志们眼中“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竟然是嘉兴高等专科学校(现嘉兴学院)历史上第一个被录取的残疾大学生,也是海盐县第一个被分配到县机关大院工作的残疾人。有同志说,陈林飞在县档案局工作了24年,他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固然令人佩服;可他作为档案员队伍中普通而特殊的一员,始终用坚强、乐观和执着精神感染周围的同志,用一腔热诚谱写他的事业追求,这更令人生敬。

 

遇事不退缩,工作求完美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进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集中建设的传统农居,有80%以上面临被拆迁或重建的境地,依附于其间的灶头画也行将消亡。灶头画是民间绘画艺术,它将农家生活的色彩、淳朴的乡土艺术和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融合在一起,蕴含了百姓对吉祥幸福的祈求,不仅是稻作文化的典型符号,也是江南水乡农耕文化生生不息的标志。2011年6月,嘉兴灶头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嘉兴灶头画中,海盐灶头画最具特色,保存最完好,开展研究也最早,为抢救性地保存下这一独特的乡村文化记忆,海盐县档案局和县政协文史委联合开展了《海盐灶头画》图文作品集编纂工作。面对局领导分配给他的这项工作,陈林飞充分意识到自己将面临诸多困难:他当时既负责局档案事务所的日常管理事务,又承担指导科的工作,这些工作任务已经十分繁重,而编辑出版灶头画集也绝不是件“轻松活”。编纂画集被列为县档案局档案文化建设重点实施项目,馆藏灶头画资料图片十分匮乏,考虑到这些,他深感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可他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一头扎进了工作中。

为编好画集,他动足了脑筋。首先,借力推进工作。他想方设法请来专门研究地方灶头画的县文化馆胡永良老师和县摄影家协会宋月锋先生,在全县农村集中开展补救性采风活动,拍摄形成了大批质量很好的照片,为编纂画集打下了良好基础。其次,开展调查研究。为丰富画集内容,提升研究价值,他决定要在画集中把灶头画的分布和特点清晰展示出来,为此,他多次利用星期天和休息时间去嘉兴、上海枫泾等地实地考察。第三,扩大社会影响。他主动找企业家沟通联系,邀请嘉兴灶头画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赵祥松等6位灶头画优秀艺人到通元镇海伦庄园现场展示灶头画砌绘过程,这一新奇有趣的活动一经推出,就引发了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响应,此后,庄园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原生态的民间灶头画传承保护基地。

各项准备工作顺利完成后,他又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画集的编排中。他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一次次向专家学者请教有关灶头画的知识,一次次对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完全沉浸到了灶头画的世界里。每天工作至深夜12点多,成为他那个时候的常态,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两个多月,直到圆满完成画集编辑工作。《海盐灶头画》的出版发行得到了顾希佳等民俗专家学者的交口称赞,画集还荣获省档案局优秀编研成果奖和县社科成果奖,成为海盐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体重100斤,干劲100分

 

近年来,口述历史日益受到档案史学界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2010年,省档案局开展了“浙江名人”评选与建档工作,步鑫生被列为首批百名“浙江名人”建档对象。步鑫生作为中国改革发展史上一个特定时期的标杆性人物,其改革事迹曾于上世纪80年代初,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批示肯定。为步鑫生建档被列为“十二五”期间海盐县档案局的重点工作。由于步鑫生已届高龄,为其开展口述建档工作时间紧迫,作为局里的业务骨干,陈林飞义无反顾地承担了这项工作。2013年5月,在他的主动沟通和争取下,县档案局与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省档案局联合开展步鑫生口述历史建档工作,在全省档案系统率先启动“浙江名人”口述历史建档工作。

推进这项创新工作,陈林飞深知责任重大,每个工作环节都不能有疏漏。采访前,他做足准备工作,精心挑选采访地点,认真梳理采访提纲。考虑到步老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他事先就合理控制采访时间及突发事件应急措施与相关部门进行了详细沟通。在实际采访的一周时间里,他像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从早到晚转个不停,有条不紊地妥善处理大小事务,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步鑫生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说:“小陈,你跟我一样,体重100斤,干劲100分。”陈林飞在收获工作成果的同时,也收获了友谊,与步老结成了忘年交。

 

工作爱较真,吃苦也不怕

 

从2013年12月开始,海盐县档案局与县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开展了“印象海盐”老照片征集活动,与嘉兴日报海盐分社联合推出“时光倒影——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并在县电视台推出“海盐老照片背后的故事”专题节目。这一系列活动引发了广大市民的热议和点赞,扩大了海盐档案工作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在老照片征集活动中,一些人不愿意将自己珍藏很久的照片拿出来,陈林飞从不畏难,也不怕烦,总是深入细致地亲自上门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许多人都被他的“较真”所感动。有一次,他去离休老干部周文祥家,由于下雨路滑,腿脚不方便的他一不小心重重摔了一跤,脚被崴伤了,胸口也一阵阵剧痛,连呼吸都不顺畅了。他一时间坐在地上起不来了,可想到已经与周老约好,怎么能失约呢?他休息了一会儿后,强忍身体的极度不适,咬牙坚持来到周老家。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工作,他精心挑选到72张有价值的老照片。事后,医院诊断他左脚肌肉软组织严重挫伤,需要静养,可他全然不顾这些,只休息了三天就坚持去上班了。通过他与同事们的共同努力,海盐县的馆藏老照片征集工作进展迅速、成效明显。近日,为拍摄电影,著名作家余华与摄制组一行到海盐县档案馆查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关海盐城市记忆方面的档案资料,对馆藏老照片大加赞赏,陈林飞听到表扬后,欣慰地笑了起来。

还有一次,陈林飞接受了海盐县县长章剑亲自布置给县档案局的重要工作——编辑《海盐在外人士名录》。当时,他考虑到在外人士白天大多忙于工作不便联系,就执着地利用晚上时间广泛地打电话联系确认,由于工作太“较真”,让一些人产生了误解,还闹出了一些小笑话。不懈努力换来了收获,他编辑的《海盐在外人士名录》和撰写的《建议建立海盐在外人士联系长效机制》一文获得县长章剑的批示肯定。

陈林飞因工作出色,连续多年被评为单位先进工作者。他在任局账务出纳期间,财务帐目管理清晰,几年中未有差错,获领导肯定;负责档案服务部经营时,短短几年间业绩大幅提高;在县现行文件公开阅览室(县行政审批中心档案窗口)工作期间,全心全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做群众的贴心人。参与局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时撰写的调研报告——《我县数字档案室建设调研分析与建议报告》顺利通过县财政部门的审核,在争取财政支持,解决全县档案数字化建设资金难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还兼任县文化礼堂建设文化专家组成员、县可移动文物鉴定专家组成员等职,在许多文化建设领域发挥着他的专长。

说到陈林飞同志,海盐县档案局的领导和同志们无不称赞。县档案局党组副书记、纪检组长范建忠说:“他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都善钻研、能吃苦,爱岗敬业、心怀感恩、敢于担当、能出成绩!”面对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他谦逊地说:“我很普通,之所以能顺利地牵头开展一些局里的亮点工作,得益于局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支持,离不开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也离不开省、市局领导对海盐档案工作的持续关注和鼎力支持。可以说,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正因无数人给予了我帮助和扶持,我才能一步步走到今天……

这发自肺腑的话语,道出了陈林飞的心声。是啊,这一路走来,他付出了比别人多得多的艰辛和汗水。可所有的付出,在他看来都是“值得的!”因为他在档案工作这方天地中,漂亮地实现了自己的事业追求和人生梦想。(作者:汪肖华  任雪琴)

(原载于2014年第10期《浙江档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