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胡同保护更接地气

04.11.2014  11:56

  在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5号院住了几十年,71岁的朱红没想到,从国家文物局退休后能再次加入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队伍中,只不过这次她“管理”的对象成了自家门口的胡同。“以前工作忙,退休后才开始关注史家胡同的变化。这家的门楼坏了,找产权单位和房管所都解决不了,最后越来越破。有的自己修,钱倒是花了,样式和味道全变了,该是大瓦却成了小瓦,甚至干脆推倒重建。”提及胡同保护过程中遭遇的“囧事”,朱红很揪心。

  据悉,史家胡同作为东四南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一部分,只有极少数院落为文物保护单位,可享受国家拨款的名城保护专项资金,而居民常住的四合院却不在该范畴内。一方面,街道想修但苦于手里没钱;另一方面,居民却没有章法地大修大建,引发矛盾争议不断。如何破解胡同修缮保护的难题,长时间困扰着力不从心的街道。“房管部门、产权部门也很无奈,每年的维修资金有限,四合院不是农村的大瓦房,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这就形成了僵持局面,缺乏一个突破口,我们就想建立一个可信任的沟通平台,把双方的想法落地。”北京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发起人之一李哲说。

  去年10月18日,摆满了胡同居民老物件的北京第一家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成立,胡同居民成了博物馆的志愿者,给来往游客讲述发生在胡同的历史,没想到竟成了不少人来北京旅游必逛的景点,居民保护意识的提升和街道的重视让人们看到了整体保护胡同风貌的希望。今年9月23日,北京首个由居民、居委会以及热心胡同保护的专业人士发起的胡同保护社会组织——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落户史家胡同博物馆,居民和来自博物馆界、文物界、规划界的专家学者联手,将民生问题与胡同保护相结合,从一砖一瓦着手,开辟了一块胡同风貌保护的试验田。

  协会成立当天就开始了工作部署。第一件事就是将49号院临街房屋瓦面从大板瓦恢复为旧有的小灰瓦;此外,45号院垂花门急需抢救性保护,协会召集了产权单位、院内居民、保护专家、胡同规划建筑师及居委会共同探讨,并通过辖区单位、外围社会资源、政府专项资金等渠道筹集了数万元款项,产权单位只分担原来的基本维修费用;第三个项目则从街道延伸到了四合院内,协会将选取一个院落,进行环境美化,由规划师提供专业方案,大家共同商议运作和落地方式。

  “我们主要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对规划地区提出保护要求,比如房子能建成什么样、不能建成什么样,胡同街面应该控制在多宽,胡同整个风貌是什么样等。”与胡同规划建筑师偏重于建筑设计不同,来自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曾经参与过东四南历史文化保护区工作规划的赵幸更多着眼于胡同整体环境提升、扩大院落公共活动空间及解决居民生活中的“棘手”问题,比如胡同活动空间的整理、公厕的分布等。她介绍,以前历史名街规划都是以项目带动,把该片的居民迁出去整体翻修,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以立小项目、集小额资金为工作特色,在保护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给居民带来困扰,逐步改善胡同院落风貌,从侧面落实并实施历史街区名城保护规划的相关要求,这种经验值得借鉴。

  北京学研究基地特邀研究员王兰顺是胡同风貌保护协会的理事,入会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梳理史家胡同的历史文化,参与院落门口的历史挂牌和街道整治工作,为后期的胡同院落建档打下基础。“1965年以前这里有64个门牌,之后发展成90多个,现在拆迁后变成50多个,这些门牌院子里住过什么名人,院里发生过什么事都要弄透,牌子挂出来以后,大家一目了然。”王兰顺说。此外,协会正与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希望为游客提供一个观赏和学习的数字化平台,哪些院子可以参观,院子有哪些内容……未来都可以通过该平台提前获悉。

  “名城保护工作应该是‘老树新枝’,不能说一砖一瓦都不能动,这样不现实也不符合保护规律,应该是有机地延续下去,为其注入当代人的活力。”李哲说,“博物馆和协会的成立是摸索两条路,一条是胡同风貌保护,一条是社区自治,两条路相得益彰,最终目标是将史家胡同打造成一个活的博物馆。

  “名城保护不单是政府的职责,也是社会各界的职责。社会资金、志愿者和有志之士参与胡同风貌保护工作,也反映出文明社会的发展趋势。”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邱跃建议,政府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和民间组织的参与热情,相关部门也应提出相应的制度设计及制度安排,以保证地方政府能形成可操作的落脚点,让胡同和生活在胡同里的人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新时期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