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广场文化”引领基层社会新风尚

06.03.2016  12:15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陈思思向大会报到。今年,她带来的提案是关于基层群众的广场文化。她透露,为了做这个提案,去年她就去了河北、广西等地调研,春节期间陪父母在三亚旅游时,更是和母亲一起跳起了广场舞,亲身感受了广场文化的魅力。陈思思说,调研中也发现,广场文化还是需要规范。(3月2日《京华时报》)

  尽管,我们没有详睹陈思思的这一提案,但通过其透露的相关信息可以感受到,这份提案接着浓浓的地气,透射着暖暖的民生温度,符合基层群众对更高品位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广场晚会、广场舞等已不再是大城市市民的“专利”。基层公共基础设建设步伐的加快,使不少乡镇政府驻地、村居(社区)内也建起了“文化广场”,有的“文化广场”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满足了人民群众健身娱乐等需求。每当夜幕降临,这些地方便热闹非凡,广场舞、电影、各类文艺节目都可以在这里见到。应当说,基层广场文化的繁荣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升的体现,我们应该对此感到欣慰。

  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基层广场文化与一些大城市的广场文化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基层广场文化缺少统一的组织,文化活动随意性强,不能调动全体基层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管理不规范,跳广场舞或开展各类文艺活动时高音喇叭扰民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监督监管不到位,一些基层文化广场上的文艺节目格调不高,存在色情、迷信等内容……以上这些问题在基层广场文化中屡见不鲜。因此,要让基层文化广场成为基层群众愉悦身心的“主阵地”,弘扬道德风尚的“好平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舞台”,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规范广场文化好处多多,但笔者以为,最大的好处则是有助于锻造基层社会的好风气。好民风促成好社风,好社风凝聚正能量,这是被实践检验了的真理。如何促成基层好社风?如何凝聚正能量?对于基层来说,这是一门学问。可以肯定的是,基层的一个个“文化广场”在促成好社风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俗话说“家看家,户看户”,当各家各户来到广场上休闲娱乐时,不仅在文化活动中愉悦了身心,还会在文化交流中看到彼此的一些长处,取长补短,更能提升群众的综合素质。如果能把各家各户的“致富经”、“教子经”、“敬老经”等各种生活智慧和道德风尚通过各种文艺形式在文化广场上呈现出来的话,势必会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成风化人、凝聚力量的作用和效果。广场文化绝不仅仅担负着愉悦身心的使命和责任,更担负着引领社会风尚的重任。

  我们期待陈思思的这份提案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转化成决策的参考和实践,尽快惠及基层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