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让城市颜值更高——杭州借G20东风惠民生系列观察之三

05.04.2016  07:48

    杭州车流量最大的“东大门”彭埠入口,巨型高炮广告被拆除,新增近20万平方米绿地堪比太子湾公园;最早完工的杭新景高速杭州南入城口,两侧各一片白墙黛瓦,1.6公里长的之浦路被打造成四季缤纷的鲜花大道,乍一看,好一派江南园林风;横跨两个区的“北大门”绕城半山入城口,新增一个“中央公园”,320国道3公里范围内的交通功能、景观绿化、灯光照明都得到了改造提升……

    不仅仅是各个入城口综合整治,还有城市道路和街容环境大提升。眼下的杭州,正进入全面提升环境品质整治的攻坚阶段。

    城市建设和管理以服务“”为第一要义。杭州市城管委市政设施监管中心主任梁旭说,这一次的整治,不是“大拆大建”,而是“精雕细琢”。从立面修整、绿化提升到市政基础设施改良……无一不聚焦于市民的“微体验”。“目的是让这个城市的市民和游客,可以享受更好环境、更好发展、更好服务。

    入城口是这次整治的“第一重点”。作为享誉中外的旅游名城,杭州的西湖山水为人称道,城市“门面”却流于简单粗糙。入城口周边绿化稀疏、广告林立、农房杂乱无章,“脏乱差”已非一夕之事。

    杭州梳理出各个入城口的“短板”,以“畅、洁、绿、美、亮、清、文、优”8字方针为标准,目标是“整出颜值整出气质”。

    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范建军说:“由于城市发展的渐进性,杭州部分公共设施缺乏一些人性化设计,这次‘微整容’正是提升之机。

    在重要“窗口”单位——城站火车站,广场地下层西南侧楼梯口安装了无障碍电梯及烟感消防报警系统;出租车等候区,简易小便池改建成标准男女洗手间,通风系统大升级。堪称亚洲最大动车交通枢纽之一的杭州火车东站,增设了地面标识系统,让乘客出入更顺畅;已经到位的东西广场便民座椅,还能让旅客歇歇脚……

    景在城中,城在景中。入城口的统一规划修整,让杭州的美景从“大门口”就开始了;而同步进行的城市道路和街容环境提升工程,大到整条道路的改造,小到一个花架的颜色,既关系到市容市貌,更关乎民生。

    在“内涝重灾区”丰潭路,一下大雨就积水,这次改铺透水人行道砖,向“海绵城市”看齐;浙大路人行道多处高低不平,现在每块道板间隙控制在2毫米以内,平稳直追“客厅地砖”;还有大街小巷琳琅满目的标识路杆、交通杆,实行“多杆合一”后,让初来乍到的游客,一眼就能找到方向……城市建设的人性化、精细化,就体现在这些“琐碎小事”中。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杭州注重在城市建设中凸显文化气质。彭埠入城口收费大棚采用南宋斗拱建筑造型,让游客感受浓浓“中国风”;绕城龙坞入城口充分利用3万多平方米的茶园,打造独一无二的茶园景观;还有莫干山路,这里曾是张小泉剪刀厂等杭州工业企业的“老家”,在整治的同时将设计建设具有城市记忆的景观小品,打造工业遗存文化带……杭州希望人们见到的不仅是这个城市的自然美,还有“历史与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

    从赏心悦目的入城口驶入,在碧波荡漾的西湖边闲逛一番,再到街头的“口袋公园”里歇歇脚,入眼处尽是带着时代印迹的建筑和城雕……处处是风景,处处是生活。杭州正在大步迈向城市国际化,正努力打造与美丽西湖相得益彰的品质生活。

    城市建设为人民,城市建设靠人民。接下去,杭州还将组织成立市民评议团,发动群众对环境提升项目提建议,进一步提高环境整治的效果。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俞熙娜 见习记者 林雅琪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