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警方抓获汽修厂骗保老板 “贴心服务”顾客上百人

09.11.2014  22:12

  中新浙江网11月9日电(见习记者邵思翊 通讯员吴文俊)车辆出现事故后,保险公司一般都会根据车辆定损金额将钱用打入到车主的银行卡内。这个看似复杂的程序,在一些“懂行”的人手里,却成了一个发财的途径。11月初,杭州下沙有一个太“懂行”的汽修厂老板因涉嫌保险诈骗,被下沙警方刑拘,而7月份曾尝试过汽修厂老板“贴心”服务的车主,也被警方取保候审了。

  家住下沙的车主冯某是今年4月份因处理自己一起车祸理赔事件时,结识了汽修厂老板许某的。很快许某帮冯某处理好了事故理赔,两人就慢慢熟悉了起来。

  7月初,小冯车辆保险快到期,因为在一年内出险了3次,第二年续保要涨价,于是他就找许某咨询。很快,许某帮小冯联系了上海的一家保险公司,保费比其他保险公司报价便宜了1000多元。

  帮小冯搞定保险后,“贴心”的许某建议冯某在换保险公司前再出一次险,原从保险公司获得更多的理赔。于是,7月4日下午,在许某的策划下,冯某驾车在下沙头格桥头附近撞上了一辆无人驾驶的宝马车。接着便进入了导演好的报警、定损、维修程序。7月7日,许某打电话让小冯到汽修厂取车,同时让他把身份证留在汽修厂,说是处理事故理赔使用,维修费小冯不用垫付,等理赔下来一起算。

  换完前保的冯某没有等来说好的“保费差价”,11月初,下沙警方和保险公司却找上了门,东窗事发的不是冯某,而是“贴心”的汽修厂老板许某。

  保险公司向警方报案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公司理赔部在审核小冯事故中,发现车辆损坏照片上两部车辆损坏程度差异巨大,怀疑是人为制造虚假交通事故;而更严重的是保险公司发现,从2011年11月至2014年4月,许某驾驶7辆不同汽车在同一保险公司完成8起保险理赔事故,涉及理赔款10余万元,事故涉及的所有车辆均在许某汽修厂维修。

  除此之外,警方在调查中还发现:在涉及冯某的那起“事故”出现的红色的宝马车,曾两次发生保险理赔事故;而许某驾驶的莲花牌轿车更是在2013年4月至10月期间连续4次发生“被追尾”事故,。

  在案件调查中,下沙经侦大队施警官发现,涉及到本案的多起事故中,车辆在定损的过程中都未直接到快速理赔中心去定损或定损员到现场定损,而是委托一些有定损资质的汽修机构定损,有的则直接由定损员直接根据当事人拍摄的现场照片定损,比如冯某车辆事故中的宝马车主妻子就曾为某保险公司定损员。

  到底有多少起类似的“事故”?在对许某的工作场所进行搜查的过程中,警方发现了101张客户的银行卡。许某交代,这些卡为了“方便”客户而在银行办理的,这样客户就不用先垫付车辆维修费。

  该案,下沙警方目前还在进一步调查中。警方同时也借此案提醒广大市民:制造虚假交通事故,骗取理赔款是违法行为,如此“贴心”服务切勿尝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