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历史难题 消百姓忧愁

18.01.2017  14:32

  历史遗留问题,一直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工作难度最大、工作流程最繁琐的问题。2016年以来,在县人大、县国土资源局、桥墩镇人民政府等部门的关注支持下,桥墩国土所打破常规流程、专题分析研究、开辟“绿色通道”,为桥墩镇镇西居、堂阳居共计452间房屋办理了土地证,解决困扰当地群众半个世纪的难题。

  据悉,早在1960年,由于当时苍南遭遇台风影响,特大暴雨引发了山洪爆发,导致桥墩水库堤坝垮塌,洪水直接冲毁11062间房屋,损坏5183间房屋,受灾群众达132734人。为了安置受灾群众,政府决定划拨小沿、云仙两个村的部分土地建造一千多间土坯房,作为安置房供灾民居住,帮扶受灾群众度过难关,便建造了苍南县最早的两个居民区——镇西居和堂阳居。

  居民区的土坯房原计划使用15年,但至今已过去50多年,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侵袭,至今仍有400多间房屋作为住宅在使用,严重威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迫切需要落实土地登记,便于以后办理拆建手续。近年来,桥墩国土所先后5次帮助两个居民区解决土地登记问题,确权了223间房屋,但由于大部分房屋存在土地纠纷,因此无法彻底解决居民区的办证难问题。

  今年,在各方的支持下,桥墩国土所本着为人民服务,解决历史遗留难题的宗旨,排除万难,放弃休假,采取“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一是打破常规流程。原土地确权登记是建立在当事人主动申请上的。考虑到属历史遗留问题,桥墩国土所打破常规,联合桥墩镇人民政府、两个居民区干部历时三个月不分昼夜对两个居民区共计1090间房屋进行实地摸底调查。同时,对已办理土地证的223间进行了筛选排查,了解土地来源,共梳理出能够办理土地确权登记的452间。二是专题分析研究。面对政策难题,桥墩国土所将两个居民区情况整理形成报告,向苍南县国土资源局寻求帮助,县局领导3次亲赴现场实地了解情况,与桥墩镇人民政府领导共同商讨对策,最终确定按国有划拨类型办理土地确权登记。在推进落实过程中,针对土地纠纷问题,桥墩国土所与桥墩镇人民政府6次召开专题协调会,研究探讨解决办法,并邀请两个居民区及小沿村、仙堂村的干部,群众代表共同来协商解决,并对居民提出的困难问题进行记录,整理成册。由于白天居民多数都外出务工,桥墩国土所工作人员与居民区干部一同,先后10余次晚上来到居民家中,面对面的与百姓交流,积极调解土地纠纷,经常调处完纠纷已是夜里12点。三是开辟“绿色通道”。面对452间土地确权登记,桥墩国土所开辟“绿色通道”,主动联系测绘公司对两个居民区进行测量,以幢为单位梳理办证材料、邀请居民进行现场确认签字,对行动不便的居民进行上门确认签字,及时跟踪办证进度,历时三个月完成452间房屋的土地确权登记。

  面对历史难题,桥墩国土所干部不畏艰难、敢于担当,积极向上寻求帮助、日常抓紧推进落实、向下了解群众意愿,破历史难题,消百姓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