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转型、观念改变、实践反思 委员代表议"减负"需三管齐下

29.01.2016  17:51
资料图 来自网络

       浙江在线杭州1月2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吴佳蔚 实习生/梁婧娴 首席编辑/赵洁) 叫停中小学生家长“作业”,今年《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解脱”的不仅是广大家长的“学习负担”,更是捆绑当前教育模式科学发展的“枷锁”。

  浙江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从不手软”。据今年省两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预算专题审查会公布数据,2015年,全省教育经费支出以1264.92亿元,“十二五”以来一直稳占公共财政支出的鳌头。

  一面是重视力度的持续加强,一面是实践经验的不断反思,今年省两会上,多位委员代表表示,为教育适当“减负”很有必要,且需要学校、家长及教育部门“三管齐下”。

   教学模式需“转型”

  “无纸化”考试值得提倡

  为学生“减负”的呼声近年来居高不下,为什么要“减负”,该怎么减?针对这一话题,身为基层教育工作者的省政协委员、景宁县民族小学教师蓝森华感慨颇多。

  “现在的小学生,课业负担确实太重!”蓝森华说,照目前的形势看,衡量一个学校教育水平的手段是分数和成绩,“于是学校把压力传达给老师,老师又把压力施加给学生。”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作业越来越多,孩子肩上的书包也越来越重。

  甚至不少学校的老师请家长“帮忙”,对孩子的作业进行监督和检查,无疑又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孩子的负担。“老师不仅要在时间、作业量等方面进行量的约束,还应提高课堂教育的效率,不要将教育职能向家庭转移。”蓝森华表示,学校及教师要认真研究教育教学手段,在提高教育效果的同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书店里琳琅满目的教辅材料,通常是老师们的心头好。在蓝森华看来,以量大且杂的教辅材料作为学生的家庭作业,是造成学生负担重的一大因素。因此,他认为老师应该加强对作业的研究,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最好能做到因班级而异,甚至因人而异。“或者是放弃教辅材料,尝试自己编创一些作业题,这可能对于学生减负这块有帮助。”蓝森华说。

  近年来,杭城小学低年级推行的“无纸化考试”,令原本“闻考色变”的小学生眉开眼笑。试卷消失了,考场变身超市甚至游乐场,轻轻松松就完成了期末考。蓝森华认为,对还处在适应阶段的低年级孩子来说,综合能力才是他们最需要培养的。无纸化考试的方式,会让平时成绩不出挑的孩子也有机会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因此应该大力提倡。

资料图 来自网络

   家长观念需转变

  “望子成龙”恐给孩子添压力

  学校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改变检验学生的手段,这一观点得到了省政协委员、遂昌县北界镇中心小学校长华宗宏的认同。他认为,为孩子减负,学校和老师是一个方面,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和社会环境的净化也非常重要。

  “实际上,很多家长把自己过去没有实现的梦想,转移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帮他圆梦,甚至不排除有些家长存在攀比心理,拿孩子作为比较的工具。”华宗宏说。因此,课外辅导班和各式各样的家教成为“热门”。

  “家长应该转变观念,不要认为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华宗宏说,“其实每个人走的路不同,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不要只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学习方面。”

  省政协委员、玉环县教育局副局长、玉环中学校长林启根有不同的看法。对于家长热衷送孩子去辅导班,从而加重孩子负担的现象,他认为,不能完全怪责于家长,“减负是有必要的。但减了之后怎么办?孩子在家不是看电视就是玩电脑,难道放任孩子无节制地玩就是减负吗?”

  如何填补孩子的时间空白,成了难倒家长的一大问题。林启根表示,减负本来就是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培养兴趣,发展个性,因此,社会应创设更多适合青少年活动的场所,举办一些对学生发展有利的活动,通过课外活动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高考改革或为学生增负担

  实际操作有待商榷

  学校不应成为“失乐园”,是省人大代表、原台州路桥中学校长邵文其一直以来坚持的想法。从事教育工作33年,担任校长26年,邵文其无奈地表示,现在的教育已渐渐偏离了本质,转而朝功利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减负的前景不容乐观。

  “学生的负担是应试教育的惯性使然,高考的指挥棒不变,减负很难实施。”在邵文其看来,减负,就应该采取措施。“除了行政命令,最根本的是要进行教育改革,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邵文其表示,实际上,浙江教育改革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然而,这样的改革却并不成熟。

  “就目前新高考改革的情况来看,唯一的好处是学生确实有了更多选择。”邵文其说,新高考把文理从二选一的单一模式变成三十五选一的“混搭”模式,从而把自主权还给学生,这一点值得肯定。但从减负的角度,这样的方式非但没有让学生松口气,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以前学生只在高三一年备战高考,现在高考从高二的十月份就开始了,一次考试分成多次考试,多次考试就是多次负担。”邵文其说,很多适应不了的孩子高中三年都在强压下喘不过气来。因此,高考改革本身起不了减负的作用。

省政协委员、景宁县民族小学教师蓝森华   省政协委员、遂昌县北界镇中心小学校长华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