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蓝"怎么打造,诚信与环境有何关系?听听专家怎么说

17.03.2015  20:15

      时下环境问题的集中爆发与社会诚信有着怎样的密切关联?张鸿铭市长提出的“西湖蓝”要怎么打造?近日,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开展了“我们的价值观”学术研讨会,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围绕“社会诚信与生态自觉”主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杭州社会诚信情况如何?老教授说:是全国优等生

  社会诚信,是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那么杭州这座美如诗画的江南城市的社会诚信度是否也如同她的景一样美丽呢?浙江省老教授协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教授张孙玮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近年来我走访了全国许多大大小小的城市,杭州的社会诚信度在全国可以排在前列。”张孙玮说道,公交车、出租车很好的做到了斑马线前礼让行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说到生态自觉,张孙玮还表达了自己的另一个观点,打造‘西湖蓝’不仅要靠自觉,更要求科技人员的拥有服务意识。“用科技带来‘西湖蓝’,用科技带动生态自觉。“

  杭州市社科联副主席周膺也认为,在讲生态诚信的同时,还应重视科技,“依靠科技发明替代现有的高污染工艺,对当下的生态治理更为切实可行。

  社会诚信缺失怎么办?专家热议:健全惩戒机制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偷排、偷到怎么办?遭举报企业的高污染企业是否会得到相应的处罚?针对近年来,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现象,建立诚信“红黑榜”以及惩戒机制在研讨会上得到了多方的认可和热议。

  “社会诚信光靠呼吁是不够的,社会诚信需要有法律条件来约束。”杭州日报首席评论员张翼飞认为,失信的人要付出高昂的成本,来惩戒他,同时也要警示别人。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邓兴广则认为,加大司法力度和执法力度,优化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立相关机制吸收专家作为陪审员,“一系列举动不仅能够让环境违法有法可依、让法庭审判更为专业化,大大加强司法惩戒力度的同时,也能够给予失信者震慑。“

  一月一“主题”,杭州深化精神文明建设

  杭州市文明办副主任康志友在研讨会上围绕杭州“我们的价值观”主题活动、构建诚信建设的工作安排做了相关介绍。

  据悉,杭州市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杭州本土实际开展了“我们的价值观”系列主题活动,形成了由“民生、文明、诚信、感恩、敬业、友善、信仰、责任、崇学、爱国、务实、和谐”等12个月的主题活动词。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