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之后,杭州将是怎样的一抹“西湖蓝”?

03.02.2015  19:19

  国家环保部2月2日发布了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其中京津冀污染最严重,浙江仅舟山在PM2.5等6项指标上达标。
  2月2日,杭州空气质量指数:158,中度污染。
  而在省人民大会堂,政协第十届杭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提交候选建议案《全面提升“四治”水平,着力打造“西湖蓝”》请全体委员审议讨论。
  5年之后,杭州将是怎样的一抹“西湖蓝”?

   何为“西湖蓝”?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APEC会议上提出,“希望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这便是“APEC蓝”。杭州以此为蓝本,以“四治”为抓手,将“给我一片蓝天”演绎成了“西湖蓝”。
  西湖,是杭州的根和魂,代表杭州的城市品质和形象,以“西湖蓝”代指杭州的碧水蓝天和优美生态,是美丽杭州的印象版。“西湖蓝”不是局促的一个湖,而是大杭州、全视野内的“天蓝地净,山清水秀”,这既是城市宣言,又是美丽风景。

   一幅摄影作品里的“五水共治
  “这一幅是我的作品,在湖边摆一张桌子,围桌而坐,其乐融融,水很清,阳光很温暖。”市政协委员杨营营指着一幅《湖边人家》,不是炫耀摄影技巧,而是展现杭州的“五水共治”。
  见到杨营营时,她正忙着布置“五水共治摄影展”。过去几年,她一直在关注这座城市的生态环境,去年他们的提案主题是“给我一片蓝天”,今年主题还是生态——“还我一湖净水”。
  为了这个建议案,杨营营和同事经常去余杭、萧山、富阳等很多地方调研“五水共治”。因为经常下乡,她习惯了用相机记录工作见闻,也由此爱上了摄影,“借‘两会’机会搞个摄影展,也是对过去一年‘五水共治’工作的汇报。
  《全面提升“四治”水平,着力打造“西湖蓝”》这份建议案,杨营营写得非常认真,近乎庄严,薄薄的几页纸上,手写体画得密密麻麻,她说,这已经是第十稿了。她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呵护这座城市的生态。

   西湖蓝”考试,要做好“大题
  市政协委员、市城管委副主任丁景元全程参与了建议案的制定,他认为,“西湖蓝”不局限于西湖周边,而是“大杭州、全视野”的概念,“四治”(治水、治气、治堵、治废)只是一个突破口。
  去年,杭州消灭了460公里垃圾河,整治黑臭河665公里,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886个村,水源保护地22家污染企业关停搬迁;地铁1号线、2号线、4号线逐渐串线成网,彩虹快速路滨江段、秋石高架三期高架主线、东湖路-德胜路立交等建成通车,新增停车泊位53283个,公共自行车总量达8.11万辆。
  “治堵和治水,杭州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接下来主要是要治气。”丁景元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小时候,杭州没这么多建筑和汽车,站在庆春路口,就能看见武林广场的浙江展览馆,能听到武林广场的钟声,但现在视线没那么好了。
  根据建议案,在治气上,要率先实现扬尘治理突破,汽车尾气、工业废气产生量得到有效控制,实现空气清新、雾霾锐减,出行不戴口罩,远观山水自在,夜数星辰浩渺。
  “治气,关键是要‘抓大头’,雾霾来自哪里?据我了解,工地扬尘占8%左右,汽车尾气近40%,工业排放更是大户,治气和考试差不多,你只要把几个20分的大题都答对了,总成绩不会差。

   杭治十条”让杭州天蓝地净
  杭州最好的“”在哪里?或许就在千岛湖。
  市政协委员、杭州市杭千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王景峰是最有感触的,从2003年杭千高速开建至今,他几乎每天都要往返于杭州和千岛湖之间,从杭州南收费站出发,一路向西,天越来越蓝,空气越来越好,风景也越来越漂亮,“眼下,我们正在打造一条以生态为主题的中国最美高速公路。
  这位从内蒙古大草原来的“北方汉子”,对杭州的环境是颇为认可的,但他认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国家有‘大气十条’,杭州前有‘杭改十条’、‘杭法十条’,针对‘西湖蓝’,我们能不能拟一个‘杭治十条’?
  王景峰就“扬尘治理”建议,要大力推广钢结构住宅、精装修住宅、建筑工业化,不让扬尘“”出来;加快城市通风廊道研究成果运用,在风道路线上调整用地功能,借天然之风把雾霾“”出去;促进杭钢、半山电厂等废气大户的转型升级等。
  当然,他也强调依法推进“四治”,为打造“西湖蓝”营造高标准立法、严监管执法、全社会守法的法治氛围。
  王景峰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要驱赶雾霾,留下蓝天,这也是大家共同的愿望。(本站编辑 刘娟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