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湖畔 遇见“冰山上的来客”

13.03.2016  12:15

    “质朴的精神——陈坚纸上作品展”昨在中国美院美术馆开展

    3月12日,市民观看“质朴的精神——陈坚纸上作品展”。 本报记者 魏志阳 摄

    “烟柳画桥雨情怀,有客径自天山来;浓彩劲墨栩如生,天山自在天堂开。”12日,一群“冰山上的来客”走进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质朴的精神——陈坚纸上作品展”在这里开展,148幅水彩画作展现了陈坚笔下的帕米尔高原,也将塔吉克族人民的故事娓娓道来。

    “在那里,我看到了顽强的守望者,他们守望着家园,守望着古老的记忆,守望着美好的人性;在那里,我看到了迥异于都市文明的鲜活的文化面孔,看到了物质世界之外一片休憩灵魂的地方,这不但带给我别样的视觉感受,更带给我别样的文化思考。”陈坚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第一次来杭开个展,谈到已经坚持画了16年的帕米尔高原和塔吉克族,他仍然衷情满满。

    走进美术馆一层大厅展区,迎面而来的是一股来自帕米尔高原的浓郁风情。这是塔吉克族的一张张大幅人物肖像,沉静端庄的塔吉克族新娘、满面皱纹的塔吉克族奶奶、谈笑风生的塔吉克族老师……在随机应变的水和彩的交融下,在娴熟、简洁、“无痕”的线条勾勒中,尽显淳朴和热情,释放着艰苦自然环境中生活的那份沉着安稳、怡然自得。

    陈坚笔下的塔吉克族有个性。男人两颊靛青,双唇紧锁,深蓝的眸子交织着浑茫与坚守;女人们眉眼飞动,宛若清泉,风情万种,又不失西部独有的灵性与乐观。

    他的作品《鹰笛》中,两个吹奏鹰笛的男人,一个思虑高远,一个俏皮谐谑,被放大了的双手灵动松弛,富有韵律感,传递着塔吉克族人乐天的幽默。

    在《劳动的塔吉克女人》中,他记录下一个在割麦中猛然抬头直腰的妇女的瞬间,她握着镰刀的大手自然而有力,手臂健壮而布满晒斑和麦芒划痕。这是一个在高原麦田劳动的塔吉克族女人不事雕饰的面孔,散发着根植于原野的能量和似无穷尽的生命力。

    拾级来到二层大厅,可以看到他笔下的帕米尔高原,一座座苍茫的山梁划过天际,朔风横卷烟云、灼烧白空,透射着来自雪山深处刺骨的冰凉和来自西部的狂野劲儿。

    陈坚将艺术创作视为追求信仰的途径,追求质朴的人性和伟大的大自然。透过他画作中男人、女人、老人和孩子的容颜,仿佛能强烈而细致地嗅到阳光、麦子、烟草、风、米酒、镰刀、手鼓、冰雪的帕米尔高原气息,看到一派洗净闹市和尘埃之后的蓬勃气象。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评价道:“他的画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浓烈而洒脱。水彩水性,以风清水韵见长,要浓颇难,要烈更不易。他的人物愈浓,大块重色的裳裙,衬出脸和手,宛若疤痕一般闪光。人如山壑,手脸如渊,浑浑茫茫,积强为雄。

    据悉,展览将持续到3月20日。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俞吉吉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