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三堡居民上千万拆迁款被卷走!大家眼里的“好人”阿珍举家消失!

22.08.2017  10:53

家庭条件好,还做义工,大伙都愿意信任她

可她欠着老邻居上千万元,带着全家消失了

阿珍朋友圈中的照片。

邻居们议论着阿珍的事。

阿珍家家门紧闭,电也被断了。

阿珍的微信朋友圈。

阿珍不见了,带着老公、儿子、儿媳,还有俩孙子,全家跑路了!

上周开始,这个消息在三堡家园里炸开了,不少居民都在议论阿珍的事儿。知道这事的人越多,着急上火的人也越多——原来,阿珍以各种名目向邻居们借过钱,到她失踪前,邻居们尚未收回的资金可能超过1000万元!

阿珍是谁?借走这么大笔钱,她怎么做到的?

阿珍其人

三堡家园是回迁房小区,住户都是原三堡村的村民,彼此大多相熟。阿珍今年52岁,她的丈夫老吴比她大1岁,儿子小吴今年30岁出头,娶了家住转塘的妻子后,生了两个儿子。一家六口都住在三堡家园南区某幢1101室。

在外人眼里,阿珍家庭幸福。虽然文化程度不高,阿珍开过油漆店,收入不菲。邻居们还说,老吴开着涂料厂,赚了1000多万元。“阿珍这个人平时真的很好的。”很多人回忆起阿珍,都会说这么一句话。

宋阿姨和倪阿姨都是这起“卷包案”的受害人,她们和阿珍年龄相仿,平时把阿珍当小姐妹看待。宋阿姨说,阿珍平时做义工,帮一些生病的人敲敲背,做做按摩,也不收钱,而且有求必应。倪阿姨说,阿珍和大伙儿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都经历了拆迁,家里条件也不差。正因如此,大家就更想不通,被集体信任的阿珍为什么要做出这种事情。

事实上,不仅阿珍本人,她的家人在邻居中也有不错的口碑。“这户人家真蛮好的,她儿子坐电梯遇到我们,会用手挡住电梯门,让我们先进去。大家都觉得这户人家很懂道理。”阿珍的对门邻居说。

翻看阿珍的微信朋友圈,除了日常的一些短视频外,看不到多少关于她和家庭的内容。有一条朋友圈消息发布的是她的照片,照片中,阿珍留着烫过的短发,坐在办公桌前,笑意盈盈。

可事实摆在眼前,就是这样一个面相和蔼、被公认为“好邻居”的中年妇女,卷着老邻居们的上千万元,带着全家“人间蒸发”了……

卷包前后

老刘是最早察觉情况不对的受害人之一。

2014年,阿珍找到老刘,说儿媳的表哥是某银行之江支行的副行长,需要完成存款指标来晋升行长。因此,她提出以自己的名义借钱,帮亲戚拉点存款,并开出了“借款周期1年、年利率7%到7.1%、借款到账即一次性返还年息”的优厚条件。

老刘和阿珍夫妇是发小,出于信任,他同意借款。借款时,阿珍一般让老刘把钱打给儿子小吴,但出具借条时,借款人时而是阿珍,时而是老吴,时而是小吴。

一开始,老刘借出的都是十几二十万元,利息也能正常收回,而且借款到期后,阿珍也不强求他续存。“她说我可以把钱拿回来,也可以继续放她那里,续存的话就把下一年的利息打给我。”老刘说,今年春节前,该到手的钱都能干脆利索地拿回来。

8月9日,老刘有一笔借款到期了,他便打电话给小吴。小吴说自己在桐乡的服装厂出差,过两三天就把钱汇给老刘。服装厂老刘是听小吴说过的,说是小吴和人合股经营,此前他也因此借钱给阿珍和小吴。

8月12日,老刘又给小吴打电话,小吴关机了。老刘便找到阿珍,阿珍说儿子很快就回来,到时候一定把钱汇给老刘。

8月15日,老刘再联系阿珍时,发现阿珍全家关机。他在微信上发语音问老吴怎么回事,也没有回音。老刘觉得奇怪,便找上门去。没想到刚进单元楼,一位女邻居迎面就是一句:“你也是来找阿珍要钱的?”老刘当时就蒙了。不一会儿,邻居们都赶过来找阿珍要钱,全部吃了闭门羹。

后来,上门要钱的人实在太多,邻居们找来物业,用备用钥匙打开阿珍家的门。门一打开,邻居们脸都白了,人去楼空。除了一些家具,地上还有一张纸条,纸上的内容大致就是:各位兄弟姐妹,我对不起你们……